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专业研究 >  阅读文章

强化概念教学,提高教材适用性──人教版义务教育生物学教材(2012年版)简析

阅读:2150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10/15 16:23:39
摘要 新版教材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吸纳广大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在继承和发扬实验本教材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锐意改革创新,从内容选取到呈现方式都发生一定变化,呈现出重视概念教学、具有较好适用性等新特色。
关键词:生物学,教材,概念教学,适用性
2011年底,教育部颁布了修订后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称“新课标”)。根据新课标修订的生物学教材将于今年秋季开始使用。现将该套教材修订的总体思路、内容的主要变化和修订后的教材特色简要分析如下。
一、修订的指导思想和依据
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体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有关要求,遵循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反映学科特点,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充分考虑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面向大多数地区,面向大多数学校,使教材便利教学。
新课标是教材修订最重要的依据。《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得到了广大生物学教师的广泛认可和好评,此次修订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内容框架上未做大的变动。实验本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全面体现了课标实验稿的要求,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因此,此次修订教材在总体编写思路、内容编排体系上也未做大幅度变动。
新课标有以下几点明显变化:一是在课程性质部分更加明确生物学课程是一门自然科学课程,其精要是展示生物科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二是更加强调重要概念的教学,在十个一级主题下分别列出了各主题应当掌握的重要概念,在“教学建议”中又特别增加一条“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三是关于动物的类群,增加了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两栖类和爬行类等类群,内容更加全面。此次教材修订遵循新课标,更好地体现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生物学课程作为自然科学课程的特点,强化概念的教学,充实动物类群的内容,在学习目标的确定和学习内容的选取上与新课标规定的课程具体内容保持一致。
此外,教材编写团队近年来的科研成果、广大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也是此次教材修订的重要依据。例如,许多教师反映七年级上册和下册内容偏多,课时紧张,而八年级内容偏少,课时偏松;部分内容偏难;部分探究活动可行性较差,等等。此次教材修订吸纳对广大教师普遍反映的意见和建议提高了教材的适用性。
二、内容的主要变化
与实验本相比,新版教材在内容上的主要变化如下。
(一)知识内容
根据广大教师意见,对七年级上册和下册内容适当精简,包括删除、整合或移至八年级。
1.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原来包括五节:“生物圈”、“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修订后整合为三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删除教师反映比较难的“物质在生物圈中的流动”内容。这样修改使内容更为简明,三节之间的逻辑联系更为紧密,从标题明显看出逐级递进的关系。
2.实验本中第二单元第二章“细胞的生活”中第一节“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和第二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老师们普遍反映难度较大,简化后合并为一节,删去有关原子的内容,将DNA的结构、DNA与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等内容移至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第四章“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移至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中,以减少七年级上册内容容量。
这样,修改后的第二单元由原来的四章改为两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和“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不仅内容容量减少,章节层次也更加简明。
3.实验本第三单元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分三节:“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修改时第一节部分内容并入本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植株的生长”中,“水影响植物的分布”与第一单元第二章重复,故删减;将原第二节与第三节适当简化后合并,这样本章由原来的三节改为不分节。
4.实验本第三单元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第一节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第二节讲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利用有机物;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又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于是不少教师反映光合作用内容中间插着呼吸作用内容,讲起来不顺。本次修订将呼吸作用内容放在讲完光合作用之后,但章标题不变,以体现整套教材突出人与生物圈的思路。
5.实验本第四单元第一章第四节“计划生育”,鉴于课程标准对计划生育的内容无明确要求,此次修订删去这一节,有关内容适当简化后放入本单元第七章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中。
6.实验本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第五章第二节“人粪尿的处理”,生物学科特色不明显,新课标对此也无明确要求,此次修订予以删除,有关内容作较大简化后并入其他节中。
7.实验本第五单元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标题改为“动物的主要类群”,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增加了一些动物类群的内容,改变了按“水、陆、空”三种环境讲述动物类群的做法,改为每节讲述一个或两个动物类群的内容。
8.按照新课标重视概念教学的要求,对概念的表述要更加明确,必要时做更加详细透彻的讲解。每节以“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小栏目明确本节要获得的重要概念。正文中对表述概念内涵的文字用黑体字排印,使之更加明确和醒目。“单元小结”中对本单元重要概念的总结应当更加详细,以便于学生掌握概念。
9.根据学科专家意见,对某些知识内容的表述做了修改,使之更加准确、严谨。如关于会厌软骨与呼吸和吞咽的关系,实验本表述易让学生误认为会厌软骨能主动抬起和盖下,此次修订时做了相应修改。
(二)科学探究活动
根据实验区反馈结果,删掉或改编普遍反映可行性较差、教育价值不高的探究活动,补充简便易做的活动,包括“试一试”等动手动脑的小活动。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中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改为“课外实践”,第三单元第二章中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改为“试一试”。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四节探究“晚育的意义”是一个不用动手做、仅靠数学计算即可完成的活动,教育价值不大,故删除。实验本第三章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中探究“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生物学科特色不明显,随本节内容一并删除。实验本第七章“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安排了两个探究,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和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由学生任选一个做,鉴于许多教师反映“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实验会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废电池浸出液在实验结束后很难处理,故此次修订中删去,保留“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的模拟探究。
八年级上册:“探究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改为“观察与思考”活动。菜青虫的先天性行为、鸡的绕道取食等探究,鉴于在教学中可行性不高,此次修订替换为可行性较高的探究活动,并且明确提示学生可以因地制宜,观察饲养的经济动物或宠物的行为。
八年级下册:“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拟改为课外实践活动,同时补充课堂上更易实施的探究活动。
为了提高探究活动的可行性,有的探究增加了备选的实验材料,如“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探究,不少城市学校的教师反映当地鼠妇难找,此次修订时将探究活动的标题改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实验材料除鼠妇外,还补充了黄粉虫、金鱼等其他实验材料,这样不同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做出选择,提高探究实验的开出率。
(三)课外阅读材料
课外阅读栏目仍维持原来的“科学????技术????社会”、“科学家的故事”、“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生物学与文学”等。删除了有些陈旧或者可读性不强的的课外阅读材料如“朊病毒、疯牛病、克雅氐病”、“神奇的CT──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等,补充了体现科技新进展和其他更具时代气息的课外阅读材料,如“微藻与生物柴油”、“森林可以减缓气候变化”等,对其他课外阅读材料做了一些修改,如“试管婴儿──浅谈现代辅助生殖技术”改为“试管婴儿之父荣获诺贝尔奖”,该文从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兹荣获2010年诺贝尔奖说起,既更具时代感,又更通俗,更适于初中学生阅读。再如“角膜移植和角膜捐献”改为“角膜移植、角膜捐献和人造角膜”,体现科技新进展。
     来源:人教网  编辑:rongerkl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