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在线 >  阅读文章

名师点评高考四川卷语文学科试题:平和厚实稳中求新

阅读:1531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6/8 9:39:09
  三、语文味浓
  本套试卷从多个角度和多个层面的现实生活、显性和隐性的课本素材、文质兼美的课外文本材料等三个维度选取和组合试题素材。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语文试题在选材上,更加注重材料的文学性和可读性,语文味更浓。比如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元人笔记《南村辍耕录》,人物故事和文字叙述都值得“玩味”。诗歌鉴赏中的“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富有意境,可谓千古名句。现代文学作品是散文名家宗璞的《锈损了的铁铃铛》,本文多处以儿童的视角观察世界,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之艺术性较强,学生能获得审美愉悦。仿写的素材,取自于教材中的文化景点和文学意象,例句富有文学意味,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语言表达题选取了史铁生逝世捐献肝脏这一素材,现实性强,角度特别,既高扬了感恩教育,又考查了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作文题目“总有一种期待”,该题写作面广,试题下隐含人文性和审美性,它能激发学生内心那份温婉、柔和、美好、向上的情愫,写好了,一定能散发出语言的馨香。
  四、时代感强
  语文世界并不是空中楼阁,语文的价值追求既要立足于传统又要着眼于时代。本套试题弥漫着浓烈的时代气息,体现了“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的理念,它能引领学生关注时代热点、时事新闻。比如病句辨析题涉及到我国“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和“现代高新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广泛应用”;《古气候研究敲响气候变暖警钟》涉及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气候变暖这个重要话题,它能引起人们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关注与反思;压缩语段试题选自清华百年校庆,而语言表达试题选择的是才逝世不久的著名作家史铁生捐献肝脏的新闻,这些都都紧扣时代脉络,有鲜活的时代气息,主题积极健康。
  五、开放性大
  规范决定试题之严谨,开放彰显试题之活力。本套试题在重视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考查的基础上,体现了一定的开放性,但开放有度。比如诗歌鉴赏题要求对诗的第二联进行赏析,没有限定赏析的方向,学生从内容、情感、表达技巧等不同的角度展开,应该都是可以的,这就给了学生较大的回答空间,这样也就能更准确地检查学生的鉴赏水平。文学作品阅读要求分析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的妙处,不仅要领会其思想、认识其形象,还要体味表达技巧所带来的独特艺术效果,这既考查了文学作品共性化鉴赏,也兼顾了个性化赏析的艺术魅力。20题要求根据语境“写感激的话”,既遵循了“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同样给了考生展示才华的空间。这些开放性试题,避免了单一试题的死板,其试题的区分度比较大。
  六、整体协调
  本套试题的整体感较好,主要体现在题与题之间的协调配合上。本套试题考查了语文学科的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个方面,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能力层级和难易程度分布恰当,整体和谐统一。试题的材料与材料之间能互相补充,能包容多元价值观,比如古诗文彰显的是是安贫乐道、恬淡自守的个人情操,而自然科学文章则倡导低碳生活,关注地球环保,文学作品阅读则既关注亲情又崇尚人生价值的实现。
     来源:网络  编辑:xiaoxiao@126.com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