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课改新论 >  阅读文章

善用历史教材及影视材料以教“活”历史

阅读:1362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10/15 16:17:00
例如:讲述林则徐禁烟,要让学生理解林则徐提出禁烟的原因和体会他的忧国忧民爱国情怀,教材上就有最有力的材料。引用他奏章的节选“适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年之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再例如:在学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这节中关于《土地法令》和《和平法令》的内容时,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难点,如何使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如这些材料可以看出来是为了维护哪些人的利益的?就可以直接得出结论:苏维埃政权的性质是工兵代表苏维埃。通过简单地设计一个问题,知识点就会化简为易容易掌握。教材材料多的枚不胜举,就不多举例了。
影视作品对于我们历史教学,只是一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辅助手段,而不是学习历史学科的重要依据。作为历史教师的我们有责任提醒学生在批判吸收的基础上,看古装历史剧就可以作为一种单纯的娱乐休闲活动就可以了。
例如:在讲《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这节课的内容时,我就大量的利用影视材料,效果相当不错。当时正在的热播的电视剧《还珠格格》、《人间四月天》、《八路军》等等都派上了用场。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服饰的变迁及影响服饰变化的因素?晚清时期的服饰:男子,长袍马褂;女子,贵族穿的旗袍,普通女子穿的宽松、肥大的衣服。这个可以剪辑《还珠格格》里的特定画面展示给孩子们欣赏。孩子们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长袍马褂的呆板、拘谨,旗袍遮掩了女性的曲线美。”辛亥革命前后的服饰变化:男子,西服、中山装;女子,改良旗袍。这个剪辑的是《人间四月天》中的典型画面,徐志摩的西服、林徽因的改良旗袍:上衣、下裙,典型的学生装,还有陆小曼的改良古典旗袍,都充满了青春、活力和美感。还有著名的电影《花样年华》的片段,张曼玉把中国古典改良旗袍演绎的是异常地唯美。从这些材料学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西服的美观、适体和潇洒,中山装的庄重,改良旗袍充分展示了女性的曲线美。并且都是当时的流行服饰”新中国成立前后,服饰的变化:中山装、列宁装和连衣裙等。《八路军》做了最好的注释,《八路军》是一部比较严谨的历史剧,引导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新中国成立前后,我们一直在学习苏联。苏式服装也广受中国人的欢迎。”六七十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左倾错误盛行,中国的男女服饰都以军装为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服饰开始走向多样化。由此可以引导学生得出重要结论:“影响中国服饰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社会制度的变革’”.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中国婚俗的变迁。这个也可以借助热播的影视剧。如《还珠格格》剧情中男女婚事,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晚清时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人间四月天》的剧情中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前后一些知识分子开始追求婚姻自主,特别是徐志摩的爱情故事,它更能影射时代的婚恋观。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这个有更多的电视、电影可以显示。现代的婚俗变迁,以电视剧《蜗居》最为典型。
例如:在讲《古代中国手工业经济》中纺织业发展的时候,特别强调棉布的出现与普及应该分别是元朝和明朝。这个许多电视剧、电影,就是历史剧也是不符合历史史实的。严格意义上讲,明朝之前,许多人是无法穿棉布衣服的。考察这个知识点的时候,许多学生由于受影视剧的影响,都犯了错误。这个是可以理解的古装剧导演的,大家不妨考虑一下,明朝以前,普通百姓的衣服的料子应该大多数是葛和麻。这个时代用这些东西做衣服,代价实在是太大了,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没有多少观众注意这些东西,除了学生。再说,这个关于棉布衣服的问题,教师对学生讲解的时候想办法突出重点就可以了。
对于影视剧,特别是热播的历史剧,请不要犯那种低级错误。例如:《台湾1985》中的李鸿章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康熙大帝》中出现的“什么军机大臣跪受笔录的场景。”这种低级错误实在是不应该犯的,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就可以了。本来不是什么大事,可是这两个细节偏偏是我们历史学习中的重要考点,老师总是提醒学生不要犯错。在这里要赞美一下历史剧《汉武大帝》它的各方面都比较严谨。对于有一定历史知识的人确实可以学到一些历史知识,帮助对历史人物历史结局的理解。
总之,对于影视作品我们要明确自己的态度,影视作品它是艺术作品,是允许夸大和失实的,不能把它当做学习历史的依据。就是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教学中也不能完全替代历史教学课程。也不是说影视作品对历史教学毫无用处,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无疑有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把影视作品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对教学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同时,呼吁:电视剧编剧和制作人应提升自身文化涵养,多搜集相关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才开始创作,绝不能严重违背历史真实,不能将历史人物“张冠李戴”,误导观众,破坏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拍历史题材的导演们在选剧本的时候,是否考虑请几位这方面的历史学专家把把关,以尽量减少影视作品的失实对中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国家广电总局等有关单位和领导需要加强对电视剧制作审查和播放资格的审核、限制。对那些绝对虚构、严重歪曲重大历史事件和一些有影响的历史人物的电视剧禁止播放;只有这样,古装历史剧才能历史与艺术达到统一。允许还原真实历史的基础上,对事情发展、人物性格特征做一定夸张,但不能违背真实历史太远。好的历史剧可以让观众得到艺术享受,提高审美情趣,提升历史文化素养。好的历史剧可以通过古装历史剧这样的传媒平台传承中国历史和文化,可以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历史的过去性、不可重复性增加了历史教学的难度。很多教师只是单纯引导学生死记硬背某些历史结论,甚至给学生以错觉,历史就是背的,没有多少用处,对历史教材的利用很是不充分。高中新课程历史教材中,不论是人民版还是人教版,都有非常多的史料和有效的材料。我们教师,特别是年轻的教师应该充分的专研教材、利用教材,以教“活”历史。
使学生们真正明白:从智力上讲,读史使人明智;从情感上讲,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
【参考资料】:
宋 超:《新课程背景下怎样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周月军:《聚焦历史课堂“史料教学”》
陈新民:《英国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
天津教育出版社:《历史教学》 
12
     来源:网络  编辑:shuixia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