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专业研究 >  阅读文章

认真领会四大课程理念,切实抓好生物课堂教学

阅读:1898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9/29 15:01:43
四川 冯永康
一、高中生物教学的简要回顾 
在我国中学教育中,系统地开设有关生物学的课程始于1903年。回顾中学生物学教育的百年历程,可以大约分成三个大的时期。 
1  20世纪上半叶──仿效欧美教育模式的课程标准 
1905年,随着持续了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的废除,中国传统的经学教育开始转向现代的科学教育,以“博物”为学科名称的生物学教育,正式纳入当时推行的清末癸卯学制《奏定中学堂章程》中。 
1912年12月,南京国民临时政府教育部公布了《中学校令实施规则》。在当时的中学学制4年中,博物开设3年。教科书的编写和教学工作,开始逐渐转入中国生物学者手中。 
1923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其中的《高级中学第二组必修的生物学课程纲要》规定开设普通植物学和普通动物学。1936年~1948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先后对《课程标准》进行了多次修订。高中生物学的学习内容具有较高的综合性,特别是引入了遗传与进化的知识,并逐渐开设了实验课。 
在这期间,我国老一辈的生物学家相继编写出版了不同版本的中学生物学教科书,其中以陈桢所编著的《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生物学》影响最大。该书于1933年11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内容十分丰富、章节编排合理、文笔流畅、图文并茂,很适合高中学生自学阅读。这本堪称典范的中学生物学教科书,在以后的20余年间,经过不断修订共印刷发行了181版,对我国20世纪上半叶生物学教育和科研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引路作用。 
2  20世纪下半叶──基本照般前苏联教育模式的教学大纲 
新中国成立后,中学生物课程伴随者社会政治、经济及生物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地进行演变,中学生物学教育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 
1952年,教育部颁布了第1部《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草案)。大纲规定了生物学教学目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在全面学习苏联的1952~1956年,所用教材都是参考苏联模式编写的。初中取消了生理卫生,只开设动物学和植物学,高中取消了生物学,代以人体解剖生理学和达尔文主义基础,从而大大削弱了关于细胞、新陈代谢、生殖发育等普通生物学基础知识,特别是删去了细胞遗传学方面的内容。同时,整个生物学界对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加以批判。在生物教育界则是对陈桢、谈家桢等遗传学家进行批判。这些做法,直接导致了我国1950年代毕业的中学生和大学生,对当时迅速发展的遗传学一无所知,甚至许多生物系的大学生根本不知道孟德尔遗传定律。 
1956年8月青岛遗传学座谈会召开后,随着大学和有关科研机构重新恢复遗传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学取消了“达尔文主义”课程,改教包括有“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高中生物学。  
1963年,教育部颁布了第2个《中学生物教学大纲》,对中学生物学课程作了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一些调整。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新的教学大纲编写了新的统编教材,包括初中的《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卫生》和高中的《生物学》。 
1950~1960年代,我国的中学生物学教学是“以知识为中心”,而学科知识又落后于生物科学的迅猛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没有得到怎样的体现。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期间,全盘否认了中学生物学教材,只简单学习少量的《农业基础知识》和《医疗卫生知识》,中学生物教学受到严重摧残。10年浩劫中生物学课程被取消的后果是,整整一代人在科学文化方面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育,在生物学方面基本上是一无所知。 
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教育部颁布了第3个《中学生物教学大纲》,重申了生物学作为中学一门基础课的重要性,中学生物课开始得到恢复。新编写的高中《生物》课本中,包括生物的细胞结构、生理、遗传进化、生态等各方面的现代生物学知识,其知识结构和比例趋于合理,并注意与国际中学生物教育教学接轨。 
但是这时的中学生物学教育,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地位也没有完全得到恢复。这不仅表现在,与数理化学科相比,学科门类与课时数都是最少的;而且在1978年恢复高考后,生物学没有被列为高考科目,中学生物教学设备极其简陋,师资严重不足。 
面对这一情况,1980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生物学方面11个学会的代表、38位著名生物学家,联合提出了《关于恢复和加强生物学教学的倡议》,迅速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遗传》杂志刊登了北京大学吴鹤龄教授关于“应重视中学生物学的教学”的专题文章。 
1981年,高中生物学以总分30分(1982年增加到50分,1986年增加到70分)的科目,回到了高考行列,并将1966年以前只对农医类专业加试生物学,改成了所有报考理工农医类的考生都必考生物学。 
1981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对生物课的教学计划做了调整,教学时数有所增加。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了与之配套《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卫生》和高中《生物》的教科书。 
1985年,当时的国家教委制定了高中两种要求的教学纲要,出版了甲、乙两种不同版本的高中生物教材。当时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教学要求明确、具体、难易适度,力求使多数教师经过努力教得了,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学得了。 
1989年,教育部对《全日制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再次进行了调整,适当减少了教学内容,降低了难度和要求;重视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1990年,根据中国科学院部分院士建议,生物学部就“关于加强我国中、小学生物教育问题”开展了长达两年时间的咨询调查,形成并通过了《科技兴国教育为本──我国中学生物学教育亟待加强》的报告。 
1993年以后的几年间,除了上海市之外,全国推行实施“3+2”考试方案,以“减轻学生负担”为由,再度取消了生物学的高考资格。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生物课和生物教师不受重视,严重削弱了学生对生物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智力的发展、科学素养的形成以及健康的人格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中学生物教学的低潮,更涉及到了大学生命科学专业的招生,进而使我国生命科学的发展出现再度落后的境况。 
面对这一情况,广大生物教师和生物科学工作者不断发出恳切呼吁,要求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正视生物学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994年,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发表了“加强生命科学人才培养,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文章,文中分析了高考取消生物学考试的严重后果,提出了4项重要建议。 
1996年,7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再次联名呼吁:务必十分重视生命科学的研究,提出恢复理科高考生物学等4点建议。 
1999年,广东省率先在高考中恢复了生物学科考试。2000年,首先在津、晋、苏、浙、吉等省市试行“3+综合”(含生物学科)的高考改革方案。2001年,“3+综合”的高考方案在全国各省市全面实施。 
2001年,重新制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和与之配套的3本教科书(必修第一、第二册和选修全一册)开始使用。 
2001年6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北京大学周曾铨教授作了“全社会重视生命科学教育”的重要发言。“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的观点,已经成为世界各个科学领域科学家的共识!随着数学、物理、化学,特别是生物学的发展,过去让科学家望而却步的生命奥秘,开始逐渐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处在今天这样一个学习化的社会中,从终身教育的角度出发,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促使每一个人的发展更加主动、更加全面,构建“以学生素质提高和学生发展为核心”的现代化生物课程体系,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时代气息的新课程标准  
伴随21世纪的第一线曙光,中国的中学生物教学迎来了一场全新的机遇与挑战。 
经过充分的酝酿和研究,2001年6月,教育部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确定了课程改革的目标,开始研制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生物课程标准和教材研制项目组由赵占良、朱正威、刘恩山、刘植义、汪忠等核心成员组成。研制组的全体成员经过大量的基础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拟订的《课程标准》初稿进行了几十稿的反复修改。2003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新的《课程标准》的完成,标志着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彻底告别了前苏联的课程模式,摈弃了传统的生物学课程中以学科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正在形成适应我国现实情况和今后发展的生物学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这一标志性工作的完成是我国众多生物学教育工作者血汗的结晶。 
《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课程理念和设计思路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创新。生物学实验作为最重要的课堂教学形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了对学生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课程标准》最核心的内容是:四项课程理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三维课程目标(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  
《课程标准》反映了21世纪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生物科学的巨大进步,也反映了国际生物学教育的共同特点和我国50年来在生物课程改革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及相关研究的成果。 
《课程标准》的出台,第一次真正实现了以1个《课程标准》编写多重不同版本教科书的模式。在已经出版并使用的5个版本的中学生物学教科书中,均设置了大量的探究性实验,几乎每章、节的内容都是以学生探讨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通过探究活动的设置和开展,使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充分激发和展现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自己在学习中去发掘知识、去寻找答案;使学生在探讨过程中逐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毫无疑问,这种崭新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来源:人教网  编辑:rongerkl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