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专业研究 >  阅读文章

认真领会四大课程理念,切实抓好生物课堂教学

阅读:1899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9/29 15:01:43
二、细心研读课标教科书,熟悉编写内容的重要变化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是我们进行高中生物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重要指南,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科书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所必需的基本平台。 
作为高中生物学教师,系统而又重点地研读包含着现代生物学核心内容的3本必修模块教科书,熟悉其中编写内容的变化,应该是当前首先要付诸教学实践的学习活动。 
同大纲版教科书相比较,高中生物新课程中的3个必修模块从知识内容总体上看,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主要是增加了:①关于科学过程与方法的内容;②科学探究活动内容;③与社会和个人生活相联系的内容。这些都是与《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4项课程理念密不可分的。编写内容的具体变化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以下4个方面: 
1 知识体系的重新构建 
浏览人教版课标教科书的3个必修模块可以发现,对原有大纲版教科书(必修1、2和选修)中的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构建,具体表现为: 
必修模块1《分子与细胞》是以大纲版必修本的第一、第二、第三章和选修本的第二、第四章为基础,抓住“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这条主线,构建成细胞生物学的基本体系。包括“走进细胞、组成细胞的分子、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细胞的生命历程”等基础知识和“细胞结构和组分的显微镜观察、酶的探究实验”为主的基本技能。 
案例: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实验研究方法
必修模块2《遗传与进化》是以大纲版必修本的第五、第六、第七章和选修本的第三章为基础,按照遗传学发展的历史,以“假说──演绎法”的研究特点为主线,依次编排了“遗传因子的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等七章教学内容。 
必修模块3《稳态与环境》是以大纲版必修本的第四、第八、第九章和选修本的第一章为基础,组成了“调节”和“生态”两个相对独立的知识板块。具体内容包括植物的激素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保护等部分。
重新构建的知识体系,突出了以生物学核心概念为主干,以探究活动为基本的学习形式,呈现出一个“脉络清楚、主次分明、结构合理、严谨科学”的学科概貌,更加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2 重视生物学核心概念的教学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知识性内容的选取应当以基本概念和原理为重点。”在课程目标的知识目标中则要求学生:“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课程标准中这些要求,无疑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高中生物新课程更加突出了“核心概念”的教学地位。换句话说,也就是将那种片面追求对生物学事实性知识的简单零碎的记忆,转向对“核心概念”的更加准确、完整的表述和深层次地理解和应用。 
这里所说的“核心概念”,是指生物学科中最重要的概念性知识,它包括了重要概念、原理、理论的基本理解和解释,是学科知识结构的主干部分。与概念性知识相对应的是事实性知识。事实性知识是需要学生通过观察和测量获得的,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为记忆,检测时主要是复述。而概念性知识,则需要学生通过归纳推理,需要学生进行逻辑加工。 
在课堂教学中,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应该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对于每一节课来说,教师需要认真阅读教材,分析教学要点,区别概念和事实,然后列出概念,通过比较各概念之间的关系,确定核心概念。 
在必修模块1《分子与细胞》中,始终围绕“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这个核心概念,理解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既分工、又合作,从而体现出生命活动的有序性、自主性和稳态。 
在必修模块2《遗传与进化》中,用简短术语表述的核心概念依次可列出: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染色体、基因、减数分裂、伴性遗传、中心法则、突变、重组,自然选择、基因频率、种群、物种、隔离,生物多样性等。 
在必修模块3《稳态与环境》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节课中,可列出的概念有:①生态系统能够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②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基础;③负反馈调节存在于生物群落内部,以及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两方面: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在这5个概念中,“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是核心概念,其它都是次生(从属)或外延的概念。 
生物学核心概念的教学,重要的是强调问题的探讨而不是学习现成的答案。教师的主要精力是花费在培养学生的敏锐鉴别的思维,而不是要求死记硬背那些形如一盘散沙的知识要点,鼓励学生一起学习,彼此自由交流思想和信息,运用可行的教学手段(例如构建概念图)发展学生的智力,进而能够在新情境下解决实际问题。
3  新增了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 
在新的课程理念中所倡导的探究性学习,它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 
探究性学习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某项具体的学习内容。在3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3个必修模块中,共设置了11个探究性的实验。3个必修模块列出各类探究活动共有75项。具体包括:以实验探究(实验、技能训练和探究)为特色的学习方式36个,通过对资料的分析进行探究的学习方式29个,这些内容构成了探究活动的主题。 
此外,在教科书每一章的每一节内容中,都是从“问题探讨”开始,以“思考与讨论”栏目为主线,突出了对教科书中的插图系统进行重点地“识-思-比-析-忆”, 十分清晰和明朗地呈现了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 
大力倡导探究性学习,不仅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并可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探究性学习仅仅是多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它不能也不应该取代其他可行的传统的有效的学习方式。我们不能为探究而探究。在教科书中,适合用探究式教学的知识内容,要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去开展。而用传统的讲述法、讨论法等可以取得更简捷、更有成效的教学内容,我们为何要轻易地去舍此求它。 
4  大大加强了生命科学史的教育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知识目标中,十分醒目地增加了“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的教学要求。在教学建议中,也明确指出:科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学习生物科学史能够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很有意义的。 
高中生物新课程的3个必修模块中的生命科学史素材十分丰富。一方面体现在以某项生命科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历程的介绍为主线,构成教科书的正文。另一方面,教科书中还以“科学家访谈”、“资料分析”、“科学前沿”、“科学史话”、“科学家的故事”等栏目,进行了恰当地穿插。生命科学史中蕴涵的丰富教育价值,对于我们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4.1生命科学史展示了生命科学各学科形成的历史和人们的合作过程 
生命科学史可从整体上告诉我们,各门分支学科是在解决什么问题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同时也明确昭示着各门分支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怎样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生命科学史,不仅可极大地帮助生物学研究者去发现尚未解决的问题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同时,也能有助于生物学教师引导学生建立学科知识要点之间的联系,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 
     来源:人教网  编辑:rongerkl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