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课改新论 >  阅读文章

扬长避短,巧用多媒体为历史课堂增色

阅读:2219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8/5 20:38:53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我们的记忆中,凭直觉得来的印象是特别巩固的,甚至对于抽象概念,也可轻易地巩固地揉在已往嵌入我们脑中的图册上。”
心理学家在研究感官与学习、感官与记忆之间的关系时发现:人类各种感官配合思维都具有吸收知识的功能,其中视听并用的学习效率最高。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师可以根据需要按不同的顺序展示文字或图片、视频等信息,学生边看边听边记,眼、耳、手、脑并用,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利于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而且印象会更加深刻。
综上所述,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在历史教学中发挥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运用过程中还要注意一些问题,否则将会适得其反。
一、勿过分追求形式,使课件的界面过于花哨,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有的教师为上多媒体课而使用课件,有意无意地把它仅仅作为一种门面装饰,过多地讲究形式,使课件具有图片、文字、声音、动画等各种效果,界面过分花哨,学生的多种感官是得到了刺激,活跃了课堂气氛,但有时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一堂课下来应该掌握的重难点知识学生茫然不知。
二、切勿颠倒教师与多媒体课件之间的关系,导致备课不够充分。
有些教师将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视为一堂课的核心,这就颠倒了教师与辅助教学设备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多媒体的关系实质是人驾驭物,发挥物的优势而服务于人。通常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需要花费教师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往往使教师无力再多去挖掘教材、研究教法了,导致教师备课不够充分,影响教学效果。其实不一定每节课都要制作很完整的课件,设计课件时可以把精力集中花在每堂课的重难点的突破上,不求面面俱到,只要真正能把教师感到难以讲清楚的问题用多媒体课件特有的优势讲清楚就可以了。
三、切勿贪图省事,让多媒体课件完全代替板书。
有的教师直接“拿来主义”,从网上下载一个课件,上课时就讲讲课件内容,仍是“一言堂”、“满堂灌”,由“人灌”变成“机灌”,一张又一张张的幻灯片,满屏的文字、图片,给学生眼花缭乱的印象。课件的容量大,有的信息一闪而过,不再重现,没有及时给学生消化吸收的时间。虽然课件上有板书,但是学生来不及记,甚至不知道怎么去记,学生思路会很混乱。这时就需要教师的指导,需要在播放课件的间隙在黑板上板书一下知识框架,一个子目一个问题便于学生抓住重点,理清知识脉络。所以教师为贪图省事,把板书抛到一边,完全让课件代劳的做法,是不足取的。
四、切勿忙于应付展示课件,而忽视课堂师生的情感交流。
使用多媒体教学呈现的知识信息量大了,节约了教师书写复杂板书的时间,但有时教师忙于展示眼花缭乱的课件,往往忽略了课堂最重要的因素——人的因素!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少,和学生缺乏一定的交流和互动,目光只是盯着课件的顺利衔接,局限于讲台之前,不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教师俨然成了多媒体课件的一个播放者,师生之间缺乏足够的情感交流。
最后,作为历史教师的我们应该牢记:多媒体课件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不能让我们成为它的奴隶。唯有扬长避短,巧妙运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才能真正使之为我们的历史教学服务,为历史课堂增添色彩!
参考文献:
1、李学农主编:《多媒体教学优化设计》,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2、马晓梅:《正确运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http://www.docin.com/p-44494023.html
3张玉凤:《多媒体使历史“活”起来》,《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08年第6期。
     来源:网络  编辑:shuixia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