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创意教学要把握新课程理念下的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2]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教学方法的设计时,要时刻注意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所学新知识的建构
1.创意教学不能脱离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案例二】《复数的几何意义》教学片段
师:我们前面学习了复数的四则运算,是‘数’的角度来研究复数的,这节课我们要从‘形’的角度来研究,运用多媒体创设思维情景,屏幕上显示:
问题1:在几何上我们用什么来表示实数?
生1: 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屏幕上显示:实数(数) 数轴上的点(形)
师:回忆复数的一般形式:Z=a+bi(a,b∈R),一个复数由什么唯一确定?
生2:有实部与虚部唯一确定;
问题2:类比实数的表示,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复数?
生3:用y=ax+b来表示(学生的想法很独特,偏离了教师的预设,不过执教老师没有批评,竭尽全力加以引导,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做得还是比较好)。
在教学过程中,为什么学生启而不发,学生的回答远远偏离教师的预设?教师在创设探究问题情境的设计中脱离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问题1与问题2之间的跨度太大,这样探究的新问题与学生原有知识固着点之间的距离太大,以至学生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找不到附着点。如果我们在问题1与问题2之间增加问题3:平面上的点用什么来表示?(用一对有序实数来表示,点和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关系,这样学生自然会意识到实部和虚部组成一对有序实数是否与点对应,这样可以用点来表示)。因此,在方法与过程的设计中,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2.创意教学需搭建合适的“脚手架”, 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案例三】《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片段
问题1:著名数学家高斯10岁时,曾解过一道题:1+2+3+…+100=?,你们知道怎么解吗?
问题2:1+2+3+…+n=?(在探求中有学生问:n是偶数还是奇数?教师反问:能否避免奇偶讨论呢?并引导学生从问题1感悟问题的实质:大小搭配,以求平衡)
设Sn=1+2+3+…+n ,又有Sn=n+(n-1)+(n-2)+…+1
∴2Sn=(1+n)+[2+(n-1)]+[3+(n-2)]+…+(n+1),得Sn=n(n+1)/2
问题3:等差数列{an}中,前n项和Sn=a1+a2+a3+…+an
(学生容易从问题2中获得方法(倒序相加法)。但遇到a1+an =a2+an-1=a3+an-2=……=an+a1呢?利用等差数列的定义容易理解这层等量关系,进一步的推广可得重要结论:m+n=p+q得出am+an=ap+aq
问题4:还有新的方法吗?(引导学生利用问题2的结论),经过讨论有学生有解法:设等差数列的公差,则a1+a2+a3+…+an= a1+(a1+d)+(a1+2d)+…+[(a1+(n-1)d]=na1+n(n-1)d/2(这里应用了问题2的结论)
等差数列的求和对初学数列求和的离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较远,教师通过“弱化”的问题1和问题2将问题转化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由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不断变化的,学生解决了问题2,就说明学生的潜在的发展水平已经转化为其新的现有发展水平,在新的现有发展水平基础上教师提出了问题3,学生解决了问题3,他们潜在的发展水平已经转化为其新的现有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了问题4,这个案例的设计体现教师搭“脚手架”的作用不可低估,教师自始至终都应坚持“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礼记·学记》) ,诱导学生自己探究数学结论, 处理好“放”与“扶”的关系,从而让学生独立探索、自主建构知识。[3]
另外在创意教学设计上我们要注意两点
1.教学方法的设计不仅要顾及好学生,而要更重视学生全体可以通过几个不同层次探究问题的设计,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审视问题,揭示其内部联系及规律,以求得认识更全面,更深刻,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最大化。
2.教学方法的设计不仅注重知识领域的目标,而要更注重其他目标
比如说可以对典型例题通过类比、引申、拓展延伸,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深切体验到“新”知识的产生过程,体会数学学科严谨、求实、继承、创新的理性思维特征,在层出不穷的新知识、新问题、新体验中得到动力,同时也深深感受到探究的乐趣,培养了发现问题,探究究问题的能力。
吴卫东博士作讲座时,提到这样一个观点:课堂教学中材料的选取要符合自己的教学风格,你的数学课上起来才会象你自己,不会让人觉得别扭。所以,我们不必要模仿专家的教学风格,我们要有我们自己的教学创意,但是他们给我们提供的课改方向是值得认真思考的。
我们要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我们的数学课真正成为扎实的、丰实的、平实的课,回归“本真”这就是数学课堂的朴素追求。
[参考文献]
[1] 张莫宙.数学教育研究导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10).
[2] 李士锜.数学教育心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俞国良,曾盼盼.论教师教学创意 [J].心理学,2001(3).
[4] 王以仁,陈芳玲:新课程—如何提高课堂效率[J]. 台北:心理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