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金光闪过,佛走了,在我的额上留下一道佛印。我打坐在那里,屋顶忽然渐渐地降下来,压住我的头顶,我用力地顶着,顶着,就要变成一尊塑像……
文章作者显然内心有许多困惑,便借助梦境、人佛对话的形式来表达。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对话中,一直有作者上下求索的因素在这里,也有自己内心的深刻反思。并在反思中间找到心灵的出口。如文章结尾处作者感叹道:
有许多禅理,都是对生活和生命的最好诠释。不一定要参禅,不一定要成为高僧,心中有佛自会成佛,成佛的人自会有佛的境界。忆梦情思,当梦被清楚地全部记起时,它就成了现实生活的部分。勇敢地设计迷宫,走进迷宫,再让心中的佛指引你走出迷宫。忆梦情思,任何时候保持一份独特的心静,如佛的境界。”
在作文教学中,我曾经对此类题材做了一个调查,有20%学生最喜欢写这种成长的烦恼,甚至在一学期20篇周记中就有8篇文章是这样,这些文章共同的地方就是和同学有矛盾很烦恼,都是对方的不是,他们很自私,就是没有自己的反思。这是一种偏差,缺少的就是辩证的思维。
再如《说抱歉时,人已走》中写道自己与老师之间的心灵对撞:
一直我都固执地认为:语文老师太烂了。上课尽是废话,根本就不配当个好教师。一次次地在作文中抨击他,讽刺他。而突然有一天,当他转身时,我发现了他的伟大:我看到了他的灵魂在闪闪发光!突然明白:他真的是一个好老师。我是学生,学生应该尊重她的老师,不管怎样他是老师,他的经历他的学识比你多,你应该虚心一点。
想想当初,自己偏要和老师对着干,而使自己的成绩滑得令人害怕的情景,我就恨自己!
记得有人说过:“态度决定一切”,经过那次考试:终于懂了,信了。
一直都固执都认为英语老师偏心,总是死心眼。当他找我谈话时,我一点都不礼貌,弄得自己一点形象都没了!
现在想想:噢!我伤害了老师们那颗真诚的心了!
可是我没有勇气当面向两位老师说抱歉!我只能希望我说抱歉时,人未走……
这篇文章作者性格内向,喜欢阅读,整天沉迷在青春偶像的小说中,养成了自视清高的个性,老师的劝说也无济于事,高三临近毕业的时候,终于有所醒悟,上面所写的一段文字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反思自己,在反思中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