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在线 >  阅读文章
历史:材料解析题中“材料”与“问题”
阅读: 2500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09/4/16 11:43:26
分享到:

  在材料解析题中,“问题”应该充分针对“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只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考察“最大限度地获取史料中的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的能力。假如回答“问题”不需要理解“材料”,或:试题提供的“材料”不能揭示“问题”的本质、试题节选的“材料”没有表达“材料”原文的整体涵义,造成考生断章取义的误读,那显然就会降低试题的信度和效度。材料解析题命题技术的关键是要精选材料,充分考虑问题与材料之间内在对应的逻辑关系。 

在高考前夕的各类模拟试卷中,材料解析题的粗糙尤为普遍。一些地方自主命题的高考试卷,也出现低水平的材料解析题,这不仅令人担忧,也影响了高考公平、公正的原则。本文以某省一道高考试题为例,说明这一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民族区域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或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

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经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共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

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动,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确立起来的,概括其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1949年在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确定的。主要内容: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由各民族代表组成的自治机关。)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依据:在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互相杂居、互相同化、互相影响;近代以来,我国各民族同受帝国主义压迫,在革命战争中结成深厚友谊。

目的: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实现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试题要求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主要内容。而实际上,即使没有材料,学生也应该知道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主要内容,这是一个应该识记的基本知识。材料一只有提示作用,没有解读意义。细究起来,这样的材料、问题及其答案都还存在疏漏。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也是国家政治体制的一部分。其一,各民族自治机关都是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并受上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其二,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这两点缺一不可。对民族地区“自治”的理解不能仅仅偏向其二,其一是大前提!材料一的信息量不够,不足以全面说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参考答案”又是根据材料归纳出来的,导致偏颇。这样的疏漏出现在国家级的统一考试中,确实不应该。这样的材料和问题无法考察相关的学科能力,也无助于学生认识问题的本质。

试题要求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那么,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呢?依据国家权威性的解释(比如《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大致可以归纳出三个原因:

第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不断增进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而且,中国历代中央政权,大都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因俗而治”的政策,即在实现政治统一的前提下,保持民族地区原有的社会制度和文化形态。

第二,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在近代以来的革命洪流中,各民族进一步联合,结成了深厚的战斗友谊。在反侵略斗争中,各族人民深切体会到:伟大祖国是各民族的共有家园,只有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各民族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平等和发展进步;中国各族人民只有更加紧密地团结和联合起来,才能维护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实现国家繁荣富强。

第三,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距,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少数民族人口虽然少,但他们主要居住在广大的边疆地区;而在内地县级以上的行政区域又都有少数民族居住。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人口分布状况,决定了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行政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这样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和谐、稳定和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面积广大,自然资源丰富,但与其他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相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可以在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优势的同时,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和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步伐,实现各地区的共同发展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我们再来看该题第二问的“参考答案”。这个“参考答案”显然忽略了上述第三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依据,即:只强调了“大杂居”,忽视了少数民族的“小聚居”。只要求回答“各民族互相杂居、互相同化、互相影响”和“在革命战争中结成深厚友谊”,是历史依据各民族的现实分布格局是不能忽略不计的。“参考答案”的不全面源于“材料二”的信息缺陷。“材料二”中的前两段,没有完整地揭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客观依据。

“材料二”摘自《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是195784周恩来在青岛民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这次会议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组织召开的。会议针对贯彻民族政策方面出现的错误,就一些重大问题进行讨论,以总结经验,统一认识。

周恩来说:“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中国民族多,而又互相杂居,这样的民族分布情况,就不可能设想采取如同苏联那样的民族共和国办法。因为要构成一个民族共和国,需要构成一个独立的经济单位,绝大多数的民族人口要聚居。……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我们这种内部、外部的关系,使我们不需要采取十月革命时俄国所强调的实行民族自决、允许民族分立的政策。”

周恩来回答的问题是:“我国为什么没有实行民族自治共和国那样的制度”,但命题者理解为:“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就误读了“讲话”精神,删除了“讲话”中的一些关键语句。命题人忽视了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依据。为什么各民族互相同化、互相影响、互相杂居,还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呢?因为还有少数民族“小聚居”的现实。这本来是很简单的问题。由于命题者没有读懂“讲话”的背景及其意图,设计的问题与材料发生了“错位”,使考生在断章取义中误解问题。

提高材料解析题测量的信度和效度,一要精选“材料”,二要精心设计“问题”,二者的逻辑关系至关重要。

第一,应选取最能反映问题本质的材料。材料中的信息应能全面反映“问题”的历史现象。考试讲究时效性,不同于时间充裕的研究,因此,进入试题的材料应该具有典型性。如果考生依据有缺陷的史料或非典型的材料进行分析,难免以偏概全,也无法确保“论从史出”的科学性。涉及政策性问题的材料解析题更需谨慎,应以国家权威性的阐释为试题设计的指导原则,选取材料时要考虑材料的上下文及其全文的整体涵义,防止因断章取义导致对材料的误读。材料是问题设计的前提。精选的材料才能派生出精确的问题。精心设计的问题源于精选的材料。

第二,材料与问题,问题与材料,二者应是相互对应的逻辑关系。即,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于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如果不依据材料也能回答问题,那就没有必要采取材料解析题的形式。如果材料与问题、问题与材料之间没有产生相互对应的逻辑关系,那要么是浪费了材料,要么就是命题人不会设计问题。设计问题需要充分了解考察对象的知识背景。

来源:《历史教学》  何成刚    沈为慧

来源: 《历史教学》 |http://www.jb1000.com/ 编辑: yuxiuyi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