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资讯 >  阅读文章
考试靠“聪明药”?别把孩子推进毒品火坑
阅读: 187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19/4/30 10:43:49
分享到:

高考还有两个多月即将来临,家长为提高孩子的成绩不惜投入,有些人甚至开始打起了“聪明药”的歪主意。“聪明药”在家长圈里悄悄流行开来,甚至被有的家长直言:相比补课费,聪明药的费用尚可接受,效果“立竿见影”。

  这样的糊涂爹娘,实在可怕。“聪明药”不是一个简单的望子成龙打鸡血的问题,而是一个严肃的涉及到药品成瘾性的问题,对其认识要从普通的教育问题,升格为“药品滥用”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

  “聪明药”药片的主要成分是哌醋甲酯,常见商品名包括利他林、专注达等,哌醋甲酯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在药效内,服用者的注意力提升、疲劳感下降。而且,哌醋甲酯被卫生行政部门列入第一类精神药品名单,是严格的处方药。北京高新医院主任医师徐杰向媒体介绍称:哌醋甲酯的作用机制与冰毒的主要成分苯丙胺(又名安非他命)类似,在大剂量服用时可能成瘾,但药效较弱。“到我们这戒毒的,有一成左右是利他林服用者。超过一半都是从‘聪明药’开始,最后变成麻古、冰毒等毒品的成瘾者。”

  聪明药的滥用和吸食毒品,竟然只有一步之遥!但是社会却容易低估其危害,部分网友在“聪明药”的新闻下的评论居然是:“西方孩子已经吃了多年了,我们为什么不能吃?”这种糊涂思想却颇有市场,让人背后发凉。

  而且,近年来,一些描述外国大学生苦读的自媒体文章当中,就频频提到“外国好学生都吃‘聪明药’”,吃完了药之后,看几天几夜的书都不犯困,过目成诵,下笔如有神……把这个药物滥用的严肃问题涂抹上了外国学霸的光环,让一些望子成龙的家长动了心。

  其实,美国Netflix拍摄的《请服药》(Take Your Pills)的纪录片,就着重描述了“聪明药”在美国校园里的泛滥现实。本来在欧美国家药物滥用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利他林、奥斯他定、芬太尼甚至还有吸食笑气,已经是西方国家走过的弯路。

  对中国这种十分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国家来说,如果不能充分揭示“聪明药”的严重危害性,很多家庭几乎是不设防的,将来的惨痛后果更是难以预料。

  不能让“聪明药”把孩子毁在起跑线上,社会要提升对它的防御级别。“聪明药”作为精神类药物,必须受到严格的管控。网络违法交易必须严格封杀,不能够再听之任之。此外,还有一些家长耍小聪明跑到相关医院的心理科、神经内科,谎称孩子“有多动症”“注意障碍”,就能够骗开“聪明药”,这样的制度漏洞也必须堵上。

  用“聪明药”“骗”来的成绩不是属于自己的,但是用“聪明药”把孩子推到了火坑里面,苦果却要自己来承担,家长一定要抵御住诱惑,别走上滥用药物的不归路。

来源: 网络 编辑: majiawen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