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在线 >  阅读文章
专家建议:自主招生能否放在高考后
阅读: 487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10/4/7 13:34:17
分享到:

 

随着高水平大学自主招生改革不断推进,参加高校自主选拔录取已成考生迈入名校的重要途径。日前发布的《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中,对此有专门阐述:若干高水平大学探索实行“独立考试、自主招生”的办法。
部分高校招生负责人认为,《纲要》中这一提法有待商榷。自主招生并不等同于高校独立考试。高校各自为政进行文化笔试,只会加重考生负担。专家建议自主招生进入“高考后”时代,即考生在高考后,凭借高考成绩,以及综合表现、特长等,申请高校自主选拔录取。如此安排,既可让考生家长免于奔波,更体现自主招生对人才拾遗补缺、搭建“立交桥”的初衷。
目前,本市高校自主招生均独立安排文化笔试,从公布自主招生计划到公布面试结果前后持续两个多月。考生为争取更多进入名校的机会,只能连场赶考。教育界人士指出,自主招生出发点是打破一考定终身,不仅扩大高校选才权力,更为偏才、怪才打开求学之门,引导中小学素质教育改革。遗憾的是,各自为政的文化考试,反而加重了考生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来来回回考很多试,才能获一校加分或者预录取,最后还得高考。如此“多考定终身”,令学子被多次考试压弯了腰。不少教育专家认为,从发达国家高校较为成熟的自主招生经验来看,以第三方组织的学业水平测试或多校联考成绩为基础,结合高校的综合考察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有利于扩大学生的选择权,也可减轻学校举办考试的负担。
复旦大学校长助理、招办主任丁光宏坦言,上海虽自今年起也将进行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但规定20%的学生可获A等成绩,区分精度不够,难以承担重点大学自主选拔的要求。他举出数据,较早实行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浙江、江苏,测试分A、B、C、D等第,要求与上海类似,最终获得6A的考生占10%左右。上海约有8万考生,若按此比例测算,6A考生将超过8000人。复旦、上海交大今年在沪自主选拔录取试点过程中,入围面试的各有1500余人,最终将分别预录取500人,录取比例约为3:1,学校在人力投入、资源配备方面已经勉为其难。若以上8000余名6A考生凭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来申请自主选拔录取面试,显然将无法负荷。
他建议,高考能否提前至3月,考后高水平大学可获得充裕时间自主招生,考生可根据不同学校不同的学科要求,递交高考成绩,作为综合素质的部分参考依据,接受学校考察、评定。这一“提前批”录取完成后,余下的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成绩以及所处排位填写志愿,按一般程序录取。如此,虽仍是高考“一考”,却不再对“定终身”具有绝对权重。偏科学生可以凭借“跷脚”的高考成绩获得高校青睐,综合素质高但总成绩平平的学生同样可以进入名校选才视野。
与此同时,为确保筛选申请者的公平公正公开,学校须列出一张“明细表”,如考生在学校的排名,是否具有特殊才能、在特定竞赛中获奖情况,在学习、生活中有无突出表现、面试表现等等。明确了哪些是自主招生选拔时的加分点,权重比例如何,筛选时打分累加,从高到低排名,流程才算过硬。
不少教育界专家认为,这一自主招生方式兼顾公平考试与灵活选才,也在一定程度上回避了多校联考可能带来的流程繁复、学校组合混乱以及多重考试等乱象,具有可操作性。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金榜高考在线频道
更多精品资源下载请访问:金榜教学资 
来源: 解放网-解放日报|www.jb1000.com 编辑: xueyan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