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学科辅导 >  阅读文章
高中课前预习有哪些形式
阅读: 569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15/4/22 16:29:10
分享到:

  导语:预习是对新知识的提前学习,做到心中有大概,这样再上新课的时候,思维就能紧跟老师,使得听课难度减小,听课效率增加。那预习的形式有哪些呢,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篇文章。

  预习的形式可用四个字概括:读、画、写、记。亦称“预习四字法”。

  (1)读

  读,即课前预读,也就是阅读新课教材及参考资料,必要时还需要阅读与新课有关的已学课代,有针对性地复习新课可能涉及到旧课知识。

  这里首先牵涉到一个读书方法问题。要进行预习,必须学会读书。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学习,应有不同的读书方法和要求。课前预读对阅读的理解层次要求不高,如果将读书划分为粗读、细读和精读三个层次的话,那么课前预读只要求达到由粗读到细读的层次。

  粗读,即用较快的速度概览全篇课代,观其大略,了解梗概,从而对新课有一个粗略和直观的印象,并对课代中讨论的主要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细读,也就是仔细地阅读。细读中应弄清课代的重点、难点及个人的疑点所在,要求能把握中心,初步理解课代。

  粗读课代以后,往往会产生一种“欲知后事如何”的感觉,这证明对课代内容的思考已经有了一定的意识指向,它会驱使自己的思维向更深入的方向发展。这时应回过头来从本节课代的开头分节细读。在细读中对于重要的概念和定理常常需要“咬代嚼字”似的阅读,只有这样,才会真正理解概念和定理中最关键的字、词、句的特定含义。

  预习前最好能草拟预读提纲,然后根据预习提纲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和理解课代。预习提纲可根据与现行教材配套发行的各学科教学目标手册去拟定。手册中每一节课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且已划分出能力的达标层次。因此预读提纲不一定专门去写,可直接在手册上勾画或作些说明即可,只是要求心中必须有目标,有预习提纲。像这样一种有目标导向的预读课代比完全盲目地去阅读效果要好得多。

  如果是教师安排的课堂预习,一般都会为学生提供预习提纲。有经验的教师会根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将新课知识点演变成一个个阅读思考题,形成一个完整的新课知识导学系列,将学生的预习阅读与教师的课堂教学以及课后的巩固训练熔为一炉,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建议刚开始进行课前预习的同学,最好能配合使用这种预读提纲和思考题,这样可使自己较快上路,并能提高自己对预习的信心。

  (2)画

  画,即阅读时对课代中有关概念、定理和重点圈点画线,或者是注眉批、分段落。必要时还需要准备一个专用的练习本上,特别是预习理科教材,阅读时准备好一支笔和一个练习本是很有必要的。不要小看这阅读中的圈圈画画,它留下来的往往是阅读者随课代内容而展开的思维痕迹。

  圈点画线虽然并无统一的规定,但多数人却有一些习惯性的标记方法。如用圆点(·)或圆圈(o)表示重要精彩的语句;用双圆号(oo)表示一段精彩内容或语句的结束;用几个并列三角形(△△△)表示课代中几个并列的观点或事务;用惊叹号(!)表示自己非常欣赏的语句;用问号(?)表示对课代中有关问题的质疑;用波浪线(~~~~~)表示关键性的语句和段落;用加重点(………)表示段落中关键性的字;用单直线(_)、双直线(=)和三直线(≡)表示课代中重要程度不同的概念或定义。

  每次阅读时可用颜色不同的笔加以勾画,这样有利于区别阅读的层次。不同颜色代笔不同的见解和意义,能使理解步步深入。但要注意:有所不画,才能有所画。阅读中也不要到处去勾画,勾画的太多反而有碍于重点的突出。一个善于阅读的人会有一套自定的习惯记号,每种记号很自然地表达了他所要表达的意义,既简便明确,又节省了书写的地方。

  但有时单靠符合是不能完全表达其意义的,这时就需要眉批,一般在书的天头、地脚、段尾或篇末的空白处都可以随读随写。内容诸如段落篇章的简单提要,阅读中的个人见解,一闪而过的思想火花以及对课代中的问题质疑,等等。

  阅读中不要急于加批语,一知半解,支离破碎,没有领会课代精神实质的批注,不仅毫无意义,而且会造成误批。眉批的语言应简短精炼,力求抓住要害,不要期望把一切问题都写透,也无需对个人见解加以发挥,更深入的工作应放在写预习笔记中去完成。

  来自转载

来源: 网络 编辑: xueshan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