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学科辅导 >  阅读文章
金元时期文集遗址:富翁家窖藏铜钱800公斤
阅读: 111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14/10/30 18:01:59
分享到:

核心提示:文集遗址出土文物之多,令人惊叹。仅完整或可复原的,就有近2900件,其中90%是瓷器。大批瓷器能完整保存下来,是因为它们不是日用品,而是古代商家或富户秘藏的财富。

  8月30日,距离南水北调正式调水尚有两个月,在叶县常村乡文集,一渠清水已荡荡北流。因今夏平顶山旱情极为严重,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决定,在正式调水前向该市应急调水。平顶山成为第一个受益、率先喝上丹江水的沿线城市。

  自方城缺口出南阳盆地,南水北调干渠进入叶县保安镇,旋即折向西北,穿越澧河,来到文集村。

  文集跨渠公路桥上,我们向过往的村民打听文集的历史和几年前的考古发掘。

  “这儿过去是个大集市,澧河发水冲了。”

  “前几年挖出来金砖、金元宝。”

  这种种说法,是现在的居民对本村历史的片段记忆。大约一些最重要的特征、最强烈的刺激,才能在口传历史中留下印迹。相比之下,在文集的考古发掘,则获得了生动、丰富、完整、真实的信息。

  文集遗址分两个部分,其东北部是一处仰韶—龙山文化遗址,西南部是金元时期文化遗址。南水北调干渠自南而北贯穿金元遗址。考古队发掘的,是水渠占压部分,即金元遗址。

  从2006年5月到2010年10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会同平顶山本地文物工作者,在文集进行了长时间、大规模的考古发掘。证实这里是金元时期极为繁华的集镇,遗迹、遗物极为丰富。

  因一系列重要发现,这个项目入选2008年“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中国重要考古发现”,2013年5月,文集遗址被公布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一条街自晚唐“旺”到金元

  文集遗址文化层堆积丰厚,平均深度近两米。考古发现遗迹1700多处,类型十分丰富,有大型建筑基址、房基、窖藏坑、地道、火池、砖池、道路等,历史年代纵跨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七个朝代。

  考古队用手铲和毛刷,区分出清晰的地层关系。他们的描述,如一幅幅图画,展示了文集七八百年里不断变换的容颜。

  唐代早期,遗址内只有几个灰坑和灰沟,应该是农田的排水设施。唐代后期到北宋,有大面积的硬土踩踏面,出现两座单间房屋。研究人员判断,当时这是一处广场性质的大型活动场所。

  到金代早期,则出现大范围青褐色垫土,上面不规则的柱洞,应该支撑着简易草棚式房屋,也有几座青砖砌墙的单间和排房,房屋周边有许多火膛、火池、地灶、水井与窖藏坑等。其中的一处排房很大,六间相连,东西长达17.1米,南北进深为8.1米。

  金代中晚期,几乎整个遗址都被一个夯土式建筑基址所覆盖,上面建有许多成排的房屋,也有一些庭院式房屋,皆以青砖为墙基础。

  金代末期至元代,则以大型庭院式建筑为主,用大块卵石作为墙的基础、柱础与围墙,柱础坑直径有1米左右,所用梁柱之大,可以想象。这时期有座单体房屋的建筑规模很大,东西总长度20多米,南北宽度约20米。

  元末至明代,仅在遗址东北部有一个建筑基址,上面有座历经多年完成的大型庭院式房屋,内有一些清代器物,应该延续使用到清代。遗址北部有一批清代墓葬,显示该遗址已被废弃。

  遗址的中心是一条宽阔的路。这条路从唐代后期开始使用,自西向东横贯遗址中部,房屋及所有其他遗迹都在路两侧依次排列,然后分别向南北方向纵深展开。您猜对了,这就是一条繁华的街市。

  宽阔的街道、两旁排列整齐的排房和大型庭院式房屋,出土的大型吻兽类房屋构件,集中的大型地灶与火池……所有一切说明,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村落遗址,而是一处自唐代延续至明代,在金代渐趋繁华的大型民间商品流通、交易的场所。

  街道在东部呈漫弧形折转至东北方向,转弯处向南分出一个岔道,直抵澧河北岸,研究人员判断,那是通往河边码头的专用道路。

  如今澧河已不能通航,古代水运却很发达。这条河吸纳干江河等诸多支流,在漯河市西与沙河交汇,一同汇入淮河。在北宋开凿运河形成惠民河水系时,澧河被纳入四通八达的水运网络。北宋为金所灭后,大运河不再通航,逐渐废弃,而惠民河依然很重要。文集的兴盛,应该与这个水运体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绵绵澧河水,为金元时期的文集载来无尽繁华。遗址中35个窖藏坑里,精美的瓷器,成缸的铜钱,既是繁华遗绪,又或许意味着曾经有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令金元繁华戛然而止。

  富家翁窖藏铜钱800公斤

  文集遗址出土文物之多,令人惊叹。仅完整或可复原的,就有近2900件,其中90%是瓷器。大批瓷器能完整保存下来,是因为它们不是日用品,而是古代商家或富户秘藏的财富。

  文集发现了35个窖藏坑。这些窖藏坑都在房屋基址内或其附近,大多是口小底大的竖穴圆形坑,还有一种带有地道的洞室,其口、壁、底加工规整,有的还用火烘烤过。在坑内底部另挖的小坑内,嵌置有一件或数件盛东西的大瓷缸、瓷盆。

  这些窖藏坑出土的文物以瓷器为主,虽然大都是民间用瓷,没有装饰用的观赏瓷器,但并不乏精品。其中一个窖藏坑发现36件金代瓷器,完整的有17件,其中多个完好无损的薄胎青瓷碗和钧瓷盘,制作十分精致,釉色均匀柔和,采用的是官窑满釉支烧的制

  作方法,可能是金代仿官窑瓷器。这一发现引起考古界和收藏界高度重视。更难得的是一套由盏托、盏和盏盖组合成的茶具,精巧典雅,颇为高档。据说是目前中国发现的唯一能配套使用的金代钧瓷,不仅改变了过去人们对金代钧瓷的认识,也为宋、金、元之间的瓷器断代提供了新资料。

  其他窖藏坑也不乏瓷器精品,一件精美的钧瓷洗,一件瓜棱形钧瓷注子(注:古代酒壶)、一件钧瓷盖罐,以及两个口缘包镶银边的瓷碗,均小巧精致,让人爱不释手。这些较为高档的器物,应是卖给达官贵族或富人的物品,非一般平民所能买得起、用得起。

  文集遗址虽然没有像村民传说的那样,挖出金条、金砖,可也出土了大批铜钱,在一个窖藏坑内,出土满满一大缸铜钱,其重量有800多公斤。

  仅一个窖藏缸内,就发现800多公斤铜钱。这些铜钱绝大部分是北宋钱币,也有少量南宋“建炎通宝”、“绍兴元宝”、“乾道元宝”,以及金代“正隆元宝”。金朝遗址发现南宋钱币,足以见证当时南北方仍保持经济交流。

  大量的瓷器和财宝为何留存在窖藏坑内?考古人员认为,这可能与宋金、金元战争有关。战争突然来临时,当地居民弃家出逃之际,将家中或店铺内的贵重物品放在窖藏坑内。后来由于某种原因,一些人没能再回故乡,一批批的窖藏品就被留到了今天。

  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姚伟,原题为:《金元时期文集遗址:富翁家窖藏铜钱800公斤》

来源: 网络 编辑: xueshan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