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重视在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阅读: 641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10/2/24 9:14:30
分享到:

 

重视在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重庆市秀山一中 许文学
引子:数学是学校课程中开设时间最长的一门学科,学生从启蒙学到高中毕业。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和课程的加深,其科学性、严密性、抽象性越来越强,一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就越来越低,甚至放弃数学。尤其是到高中,许多学生花了功夫却没有多大的效果,逐渐丧失信心。于是在一个班上学生的数学成绩就呈现了两极分化的状况。基于这种现象我一直在探索解决的办法。通过经过几年的摸索、尝试,终于从情感的角度入手,解决中差学生的心理问题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
一、要让学生喜欢数学就要让学生先喜欢数学老师学生喜欢一门学科首先是喜欢这门学科老师开始。学生接触新的学科其实都有兴趣,只是时间长了,学习难度大了,我们当老师没有好好引导,学生才对此失去兴趣。所以入门教育很重要,这时老师的得体外在形象要得到学生认同,言谈举止要成为是学生崇拜的楷模,广博的知识和扎实功底往往会得到学生的倾慕,灵活生动的授课艺术肯定能打动学生,幽默风趣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忘记了数学的枯燥,就会与老师一同遨游在数学的王国里。如果老师不修边幅,语言不清,方法呆板,学生肯定对他教的学科喜欢不起来的。
二、 数学老师时常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鼓励表扬学生,让他们喜欢数学说实在的数学这一学科入门容易深入难,除了了解一定的数学知识外,还得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老师首先要作好示例分析,并布置好对应练习,由于基础的原因,部分学生往往反映出来的感觉是听得懂就是自己不会做,每次考试总是成绩平平,甚至下降,时间一长,就丧失了信心.
其实,即使是成年人,毫无结果的劳动,也会使他灰心丧气,怀疑自己的能力不济,我们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学生,如果学生从他的学习中期待不到什么成绩,他就会慢慢失去对自己能力的信心,甚至觉得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料。心理学家认为,鼓励和表扬是引导学生行为习惯发展最有效的手段,当学生从自己学习中体验成功得到肯定时,就会产生满足感,增强自信心,从而深化情感,将此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我们要尊重一个学生,只要学生有一点点进步就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一个学生已经弄懂了你想教给他的东西,而另一个学生还没有弄懂,这并不能说明他不愿意学习,只可能是还欠点火候。要告诉他花点时间再想一想,说些鼓励的话,积极引导他去认真思考,帮助他克服一些具体困难,与他一起分析某个数学问题,教他如何审题,如何去分析条件和结论,怎样建立数学模型对他自己能够想到的地方给予肯定,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这种快乐更能升华为渴望继续学习的情感,促进他们更加深入地学习数学最终形成行为习惯。
三、培养学生的自我观念和意志,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学生对数学有了兴趣还远远不够,但要学好可不容易,因为数学的学习过程需要学生坚强的意志,更需要有专一的心理素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需要积极地努力获得而不是消极地去掌握。由于高中学生的自我观念具有很大的可能性,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帮助他们建立和增强自我观念,让学生对学习对象持研究态度。在课堂上多采取问题式教学,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而不应该把现成的结论或某一性质定理的证明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让学生自己探索其推导方法,自己去弄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这样在体验中去学习数学,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数学知识,学生也才充分认识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总之,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情感教育越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数学课更成为情感教育的阵地,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并调动学生的情感状态,注意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他们学习的责任感,自觉地养成积极、勤奋地学习行为,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来源: 名师网|www.mingshi.com 编辑: dongyiliang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