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学科辅导 >  阅读文章
备考2014高考语文作文之高分作文视点深探索:结构 语言
阅读: 152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14/3/28 13:45:15
分享到:
  构思作文时,在结构和语言方面下工夫,也是写好作文应该养成的必不可少的习惯。刘勰的《文心雕龙》指出:“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就是说,文章中应该有精当的突出中心的话语,才能使文章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四川考生的《明月清泉,自在于怀》,一开篇便引用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语句“人生的最美,当是一边走,一边捡散落在路旁的花朵。那么你的一生,都将美丽而芬芳”,直指作文主旨,给人一种振聋发聩之感!接下来,文章又使用“鸟语花香”“明月清泉”“白莲”“明珠”“阳光”等一系列优美意象,让读者目不暇接。这些语句,真如刘勰所谓“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为文章营造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彰显了作者的文化底蕴,给评卷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
  再看重庆考生的《走适合自己的路》,此在开头点题之后,接连用四个以“走适合自己的路”为开头的段落,分别从“对生命敬畏的表现”“对生命负责的表现”“找准自己的亮点”“是最美好的路”四个方面展开层层论证。由于文章将“走适合自己的路”这句“片言”居于要位,而且论据典型精练,因而使文章的论点论述得非常清楚,逻辑上显得十分严密,思辨性很强,从而获得57分的高分。
  优秀的作文都十分讲究在语言上下工夫,都力争使自己的文章能够在“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文心雕龙》)。请看湖北考生的《人生如水行世》中这段切题的文字:
  如水之随圆就方,当尽其才时则展现无遗,当收其华时则完美收官,潇洒行世岂不乐哉?
  读来岂不让人感觉古风盎然,颇具诗意?再加上文中恰当引用文化典故和诗词歌赋来表达对于作文试题提到的“方圆”的理性认识,作者的丰富文化积淀和思维深度,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再读读安徽考生的《青春畅想》中的一段文字:
  青春的角落里蔷薇正在蔓延、成长、盛开,散发出阵阵清香。青葱岁月,豆蔻年华,正如盛开的蔷薇花一样,风华正茂,美丽清香。艳丽的蔷薇花下是细密的小刺,谁说不是呢?每一件美好的事物背后都有其不完美的地方。青春亦是如此。在这喧嚣的尘世中,难得有一颗沉静的心。青春岁月,轻狂年龄,但谁不说它美好呢?
  仅此一段,就足以让评卷老师击节赞叹了。(来源:《语文报·高考版》)
来源: 网络 编辑: rongerkl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