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资讯 >  阅读文章
河南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 阔别62年首"回家"
阅读: 291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13/10/28 10:21:15
分享到:

    长期在国外生活,中文有些磕巴

  与大学生交流:要有所成就,不要迎合社会,要遵从自己内心

  1023,阔别家乡62年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教授,偕夫人琳达女士重返故土。身为科研巨子,家乡河南的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是崔琦教授关注的重点之一。1024,他偕妻子应邀开始了在河南的高校之旅,当天上午,在河南省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领导的陪同下,先后前往河南工业大学、郑州大学参观考察,并与学生座谈交流,一起聊学习和生活。两校领导均表示,崔琦教授是中国的骄傲,更是河南的骄傲,希望老先生能对河南的大学教育以及科研给予相关建议。郑州晚报记者张竞昳

  崔琦简历

  崔琦教授1939年出生于河南省宝丰县,1982年起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主要从事电子材料基本性质等领域的研究。1998年他被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是目前唯一的河南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谈教育

  教育发展不是一两天的事儿

  昨天上午,崔琦先后到河南工业大学和郑州大学参观考察并与学生交流。

  关于高等教育,崔琦说,现在很多人批评中国的高等教育,其实中国和国外教育有很多传统的不同,有不同的历史背景。中国从汉代以来遵循的八股模式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遵循前人,没有创新,缺乏新意。他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一两天就能发展起来的,需要慢慢地进步,不要给太大的压力。

  谈学业

  当初选物理,是无心插柳

  1951年,崔琦离开故土赴港学习,至今已有62年。少年时代的崔琦到了香港后,不会讲英文,就读于当地的非英文学校,但是香港的高校并不接受非英语中学的学生。后来,崔琦考上了台湾大学,立志学医,由于和故乡亲人沟通不畅,他无法得知赴台求学的选择是否会给家人带来影响,于是放弃了赴台读医学的机会。偶然的机缘,我去美国学了物理,有奖学金。由于自己对物理学科本身的乐趣,让他不断钻研,这才最终无心插柳成荫

  谈诺奖

  要有所建树,要遵从自己内心

  中国为什么总出不了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不是中国的教育制度有问题?面对同学们的疑问,崔琦说,教育是个很大的问题,想要出成果,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从个人来讲,一个人内在的力量最为强大,只有由心而发的热爱,才能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内心没有愿望,那么无论外界的刺激有多大,都很难取得成就,不要迎合社会,要摒弃功名利禄,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

  学生印象

  亲切和蔼大家风范

  讲话很朴实,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

  今年已经74岁高龄的崔琦,精神状态很好,由于长期在国外生活,老先生的中文表达不是很顺畅,与人交流时,偶尔会停下来思考几秒,再继续讲话,有些磕巴的中文中,时不时还会夹杂几个英语单词。

  在同学们眼中,崔琦是个和善、可亲的老人,有大家风范,在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一耀眼光环的笼罩下,大家从崔老身上感受到更多的是风度的力量。老人家讲话很朴实,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让人感觉特别亲切。在河南工业大学学习应用物理专业的崔道欣说,作为一名学物理的学生,这次能够近距离接触崔琦这样的重量级大师,着实幸运。同样学习应用物理专业的大三学生苗稳园说,崔老先生在物理领域获得了那么巨大的成就,待人却完全没有架子,特别平易近人,这让他非常敬佩。

来源: 网络 编辑: xueshan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