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资讯 >  阅读文章
女儿考上大学 母亲立即跳楼
阅读: 387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13/8/8 19:43:00
分享到:
本报记者王骁
2006年,建国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在建国街道办事处成立。7年时间里,前来咨询的家长、孩子越来越多。今年以来,已有160多名青少年在这里面对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强讲述了自己成长的烦恼。
对面的女孩,你别过来!
小宇就读于省重点高中,学习成绩好加上面容俊朗,很有女生缘,但这却让他异常痛苦。高一时,曾有女同学在说话间不经意地触碰过小宇的手和腿,小宇犹如遭了电击般浑身难受,甚至无法集中精力听课。此后,小宇整日担心与女同学有肢体触碰,成天精神紧张地防备着,后来逐渐发展为不能和女生对视。到后来,连身旁有女同学经过小宇也受不了了。
心理咨询师表示,小宇的状况已经不是心理问题,而属于神经症,成为心理疾病了。他的问题涉及社交恐惧症以及强迫症,根源是性心理异常。建议小宇开始用药治疗。
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我妈必须跳楼
再开学,女孩雯雯就是一名高三的学生了。她的梦想是写小说,整日沉浸在梦幻的情怀中,对于高中学业却不太用心。对此,妈妈常常讥笑女儿白日做梦,说女儿写的小说都是胡言乱语,刻薄的冷言冷语刺穿了雯雯的自尊心。可妈妈越逼着学习,雯雯越放挺,母女间除了冷战就是口水战。
妈妈将女儿强行带到了心理咨询中心。在讲述母女关系时,双方互不相看,背冲着对方。妈妈对咨询师说:只要她能考上大学,让我干什么都行。雯雯听了冷冷一笑:让我学习,行,我只有一个条件,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你给我从楼上跳下去!妈妈也恨恨地咬着牙说:行!
在咨询师多次帮助下,妈妈开始学习尊重女儿,并重新审视女儿身上的优点。女儿在感受到了妈妈变化后,也不再和妈妈对着干。
拿走手机就是要了我的命
在前来咨询的心理问题中,手机依赖症、电脑依赖症占了大部分。
有一个高中生,每天手机不能离身,每几秒钟就要看看手机,有没有短信、微信、微博刷新,每天双眼紧盯手机的时间达十几个小时,甚至连觉都不能睡了,生怕错过一条新微信、微博新评论,拿走手机就像要了他的命一样。
咨询师表示,这种电子产品依赖,多是家长早期放任造成的。很多家长图省事,用电子产品代替自己哄孩子。没想到孩子一旦上瘾,就很难戒掉了。
心理咨询师李强表示,很多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根源都在于家长的教育方式。家长应该在发现问题的初期就进行心理干预。等到发展为心理疾病时,就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
咨询师提醒
来源: 哈报新闻网 编辑: stephen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