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小高考”17日拉开帷幕,48万考生在全省299个考点、16241个考场参考。
早上8:00,记者来到南京金陵中学考点,参加第一门物理考试的考生已早早进场准备,仅有几位送考家长在门口逗留。
记者在几个考点现场发现,无论是考生、家长还是送考老师,情绪普遍比较淡定。
“不紧张,很放松,就和平时练习测验一样,发挥自己的水平就可以了。”南京市玄武区高级中学的考生陈彬,在参加政治考试前告诉记者,现在“小高考”各个A都有加分,而即使拿到了4A也最多是加5分,花大力气去拿全A还不如把语、数、外三门主课弄弄好,“最终决定上哪一个层次大学的还是高考成绩,所以拿1分、2分也就是到时候多做对一个填空题的事情。”
“大多数学生都是带着练兵的心态,只有冲4A考生和保D考生略显焦虑。”金陵中学考点一位送考老师说,虽然必修科目等级对高考录取没有直接影响,但没有过关的学生意味着没有拿到明年高考的“入场券”,这些学生必须参加明年“小高考”相关科目的重考,压力会比较大。
“小高考”实施几年来,经历了多次改革,从曾经的6A加10分,到2009年的1A加1分、4A加5分。从近年来“小高考”以及昨天的考后反映来看,“小高考”越来越注重考察考生的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这些变革其实也折射出教育主管部门的导向:不必为小高考成绩加分去“火拼”。南京一所四星级名校的负责人说:“学校不再停课复习,不仅是对‘小高考’态度的改变,也是教育理念的改变。‘小高考’实行等级计分,就是为了引导学生淡化‘分分计较’。”
但也有教育界相关人士指出,只要 “小高考”关系高考加分,哪怕是只加1分,学生、家长乃至老师、学校仍旧会为此“拼杀”。南京二十九中校长孙汉洲直言:“只有取消小高考加分,或者回归上世纪90年代的会考制度,才可以扭转‘小高考’当前的应试色彩,进一步减轻学生和学校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