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在线 >  阅读文章
“华约”“北约”考试时间对撞 自招现纷乱
阅读: 1372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12/2/10 11:17:11
分享到:
尴尬的现状
自主招生考试本来是一种教育改革,是一种改变应试教育的手段,然而事实却往往与愿望相背离。
在搜索引擎上输入“自主招生培训”的字样,一下子跳出数十万条结果。“考试通过率100%”、“自主招生命题专家”、“命题教授真题辅导”等宣传广告铺天盖地。
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等“华约”“北约”或“卓越联盟”高校的门口总能看到考试辅导机构。有的机构甚至声称,师资是清华、北大的教授。与之相“匹配”的是:各地培训班价格都不菲,短期培训的价格基本上都在2000元以上,如果是一对一上课那价格更高,动辄上万元。
疲劳需连考6个小时,少喝水为少上厕所
在高三学生微博、高三家长俱乐部论坛内,充斥着考生临考前的兴奋、迷茫,家长的焦虑。
甚至有人列出了每年2月份的考试“清单”:复旦水平测试(俗称“千分考”);“北约”联考,“华约”联考;“卓越联盟”联考……
“2月份简直成了考试季,本来联考应该减轻学生负担,没想到学生家长负担反而重了。”沈阳二中一位老师说。
抚顺二中的老师更是直言“其实哪个学生能考上什么样的学校,老师心里都有数,但我们又不能打消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家长心里也有数,只是舍不得放弃。”
原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李树森说:“由于现在的所谓‘华约’‘北约’联考强调特色办学,但还是过于重视考生分数,跟国家提倡的特色办学方针有一定出入,是否能长期存在还不好说。”
李树森认为,应该肯定的是,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国外大学也是这么做的,社会各界对“北约”“华约”联盟非议较多可以理解,毕竟联盟还属于新鲜事物,传统的高校招生考试沿用了太长时间,对大家影响过于深远,社会各界应该逐步适应。
李树森认为,“北约”、“华约”
联考撞车有抢夺优质生源之嫌,但这样做对考生也有好处,如果考生两个联盟考试都参加,一旦获得了双方降分录取的资格,会对考生填报志愿形成干扰。
去年的2月19日,“华约”联考一天考了6小时,随后,“北约”考了7个半小时。当时报名参加两个联盟考试的考生,几乎拼尽了体力和脑力。有的考生部分题目还没来得及做就被收卷子,有的考生干脆中途退场。
“这哪里是在考试,简直是在跑马拉松!”事后有考生调侃。
“多亏了今年撞车,要不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坚持下来?”姜斯琴说。
今年两大联盟的联考又是“从早考到晚”,2月11日上午9时~12时,下午14时30分~17时30分,共长达6个小时。
“估计考完天就黑了,妈妈会在考点门口等我。”姜斯琴说。
借鉴去年考生的经验,姜斯琴已经在考点附近订好了客房,2月10日晚间她和妈妈入住,上午考试时,爸爸在家里做好饭菜,中午给她送来,这样做是担心吃外卖拉肚子;她还准备了咖啡,上考场前喝,提神;早上和中午尽量少喝水,避免考试期间上厕所,争取最多的时间答题。
“6个小时,咋也得熬过来。”姜斯琴说。
去年那一场
在参加“北约”的第一场考试时,离结束还有40多分钟,考生郑俊超想上厕所,但他仍旧继续做题。
“考试的题量大,时间紧张,如果出去上厕所,花费的时间可是不补的。”郑俊超一直憋到考试结束。
考试一结束,他首先奔向厕所,结果发现厕所内已人满为患,还得排队等候。
12
来源: 华商晨报 编辑: yanan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