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在线 >  阅读文章
“北约”“华约”同天开考 自主招生“假降温”
阅读: 818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12/2/9 11:26:35
分享到:
好折腾
考生光报名就要花一星期
去年自招考试,报名烦人,老师没经验、一天考七科考到吐、耗费时间备考却不一定能获得宝贵的加分。这些困扰着去年的尖子生。而在今年,这样的情况并没有多大的改善。
小郑是学校导师班中的佼佼者,她报考了卓越联盟以及中山大学的自主招生,由于年前均通过两个学校的初审,接下来的两周都会参加自招考试。
回忆起自招的经历,小郑感到最苦恼的就是报名。“老师不会跟我们专门讲的,报名都要靠自己来。”一开始,由于对报名流程、选拔体制、审批标准等情况都不大清楚,小郑花费了不少功夫。
开始报名那阵子,节奏有点乱,先要在网上填写资料,从高一到高三的大考成绩都要往上填,得找档案翻查旧资料。然后要写个人自述,怎么样才能让命中率更高呢?又要做一番研究。最后要找班主任、跑教导处盖章,光是报名就花了一个多星期。
小郑说,学校获得的名校推荐表并不是很多,既然自己幸运地成为其中一位,当然得珍惜。不过,由于最终目的仍是高考,学校并没有给自招的学生“开小灶”,所以复习备考全得自己“一脚踢”。寒假之前,小郑就报名参加了课外补习机构的自主招生培训班。“如果自己报名要1000多元,要是学校推荐还好,只要200元。”
小郑说,自己心里挺矛盾,虽然十分珍惜这次机会,也想拿到宝贵的加分,可是自主招生和高考是完全不同系统的考试,自己不敢扔太多时间放在自招里头,可是这样一来,又担心影响加分了。
效果低
把加分用在刀刃上的很少
在广州,自主招生可谓名校“成绩贵族”的囊中之物,六大名校有超过1/3学生报考,而24所示范性高中平均每所都有10多个学生参与。广东实验中学高三级级长黄竞称,今年各大高校给省实的校荐名额就有366人,加上自荐学生估计参与自主招生的就有近500人,约占全级学生的一半。而在广东广雅中学,教导处主任何智也称,该校获得的推荐表约有150张,加上自荐学生估计参加自招的就有200人。
学生数量的庞大本来是好事,然而现实的困扰也让学校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学校希望学生找到“好婆家”不反对学生参与;可是另一方面,学校仍以高考为重点,担心自招影响教学。再有就是,陪考人多加分人少让不少学生陷入失利的伤心情绪当中,校方不能坐视不管。
“我看过去年一些高校的数据,自招考生中大概最终只有5%~8%左右获得加分,也就是说100个里边只有那么几个人。”广雅中学教导处主任也认为,能够把加分用在刀刃上的可谓“凤毛麟角”。去年,广雅参加自主招生的超过150人,最终能拿到优惠的是40人左右。而在这40人里面,真正恰好因为加分而考到某个大学的,可能只有不到20人。
“所以,我们给学生做过好几次理性引导,在学生当中分为三类:建议不通过加分也能考上心仪大学的可以考虑不参加自主招生,那些平时成绩跟心仪大学相差很远的也可以不考虑自主招生,那种跳一跳就可以摘桃子、通过加分可发挥作用的才是参加自主招生最合适的人群。” 黄竞说。
受访的知名中学的多位老师纷纷表示,虽然给学生积极营造氛围,但是冷水泼得比较多,因为失利是很正常的,每年都会有学生因为失利影响情绪,需要进行心理辅导。
12
来源: 大洋网 编辑: yanan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