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高中新课程,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徘徊
阅读: 1300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11/4/23 13:15:04
分享到:
 高中新课程在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个实验区已经推行了一年,一年以来,对高中新课程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高中新课程在探索中前行,更面临着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博弈,徘徊在理想和现实之间。
理想,看上去很美
新课程倡导了一种全新的理念,是对传统教育理论的巨大超越。新课程提出,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真正全面发展的人。一时间,“理念、探究、生成、自主”这些字眼,成了新课程实施的关键词。以全新理念指导的新课程,赋予了教育更多全新的内涵,这也正切中了传统教育的要害。传统教育培养了一大批“标准人”,而新课程指导下的新教育,要把培养“个性人”作为它的终极目标,这的确是一种人性的回归。与此同时,新课程把培养真正全面发展的人,作为它的思想核心,这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髓,它也是素质教育在新时期的新体现。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美好,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美妙,这样的教育也才是真正的教育。
现实,难以割舍的考试情结
新课程推行了,理想开始实践了,实践的过程并不那么美妙。新问题层出不穷,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了,那么教师又该如何发挥主导作用?课堂形式多样了,教学活动增多了,学生讨论的机会增加了,教师讲的少了,学生的基础知识会扎实吗?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那么如何检验学生的学习结果呢?……细细想来,这些问题的核心,原来是一种难以割舍的考试情结。考试对老师、对学生、对家长都是那么的熟悉和陌生,让人欢喜让人忧。然而,新课程下,学生怎么考试?高考怎么考?谁也说不清,谁也道不明,谁的心里都没有底。毕竟,考试尤其是高考,是检验一所学校成败最为重要的标志,这也是应试教育在今天仍大有市场的根源所在。对学校来说,失去了高考的成功,就失去了学生的认可,家长的信任,社会的支持,就失去了优质的生源,更失去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任何学校的高考都不容有失,去年的南京“高考之痛”就是鲜明的写照,南京的教育界,在痛定思痛后,得出“高考之痛”的原因就是,南京在大搞素质教育,而江苏省内的其他城市特别是苏北的学校都是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素质教育拖了南京高考的后腿。经过一年的打拼,尤其是用应试的方式调教学生,今年南京的高考已是花开满圆,大为改观了。原来,有了应试教育的法宝,就可以永葆高考不败。这两年,越来越受人关注的“县中模式”,更引起了人们对教育的反思: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教育?
新课程,想说爱你不容易
新鲜的理念,残酷的现实,新课程何以生存?离开现实,任何理论都只是一纸空文。因而,有效地推进新课程,应以改革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和考试制度为前提,新课程虽然提出,要改变以学习成绩为核心的单一评价制度,建立对学生过程评价和考试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但是,迄今为止,都没有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缺乏可操作性。新课程也提出,要把考试内容、考试方式等作为考试制度改革的重点,高考的改革又是其中的一个核心内容。但是,不同地区的教材版本不一样,究竟将来的高考怎么考,考什么,一切都没有形成定论。学校,教师,学生都很迷茫,只能是在忐忑不安中实践新课程,民间流传的对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高中新课程实施一年的评价就很耐人寻味:广东“红红火火”,山东“后院起火”,海南“隔岸观火”,宁夏“黑灯瞎火”。四个实验区,实施水平大相径庭,根源就在,对考试制度的举棋不定上。
客观上说,高中新课程的许多新理念,的确体现了中学教育的长远方向,困难多,阻力大,压力重,这也是推进高中新课程所面临的现状。不过,行走于高中新课程之中,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使命,既然选择了它,就应义无返顾,勇往直前。
——发表于20051221《中国教师报》,转载于200621《教育文摘周报》
作者:周龙祥
来源: 教学资源网 编辑: 叶南归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