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在线 >  阅读文章
高三第二轮复习方法 解“新”题上锻炼应变能力
阅读: 779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11/3/1 8:04:35
分享到:
【数学】
时下,高三数学进入第二轮复习阶段,考生应该如何在短短的时间内,科学安排复习,提高效率呢?为此,笔者结合多年高三的复习经验,提出第二轮复习的一些构想,以帮助广大考生和高三老师,对高考数学有一个更新、更全面的认识。
一、研究考纲,把准方向
为更好地把握高考复习的方向,教师应指导考生认真研读 《课程标准》和 《考试说明》,明确考试要求和命题要求,熟知考试重点和范围,以及高考数学试题的结构和特点。以课本为依托,以考纲为依据,对于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复习时要花大力气,突出以能力立意,注重考查数学思想,促进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发展的命题指导思想。
二、重视课本,强调基础
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强调对通性通法的考查,并且一些高考试题能在课本中找到 “原型”。尽管剩下的复习时间不多,但仍要注意回归课本,只有透彻理解课本例题,习题所涵盖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例如,高二数学 (下)中有这样一道例题:求椭圆中斜率为平行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此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方法在 2005年春季高考、2007年秋季高考、 2010年秋季高考的压轴题中多次出现。加强基础知识的考查,特别是对重点知识的重点考查;重视数学知识的多元联系,基础和能力并重,知识与能力并举,在知识的 “交汇点”上命题;重视对知识的迁移,低起点、高定位、严要求,循序渐进。
有些题目规定了两个实数之间的一种关系,叫做 “接近”,以递进式设问,逐步增加难度,又以学生熟悉的二元均值不等式及三角函数为素材,给学生亲近之感。将绝对值不等式、均值不等式、三角函数的主要性质等恰如其分地涵盖。注重对资料的积累和对各种题型、方法的归纳,以及可能引起失分原因的总结。同时结合复习内容,引导学生自己对复习过程进行计划、调控、反思和评价,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突破难点,关注热点
在全面系统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第二轮复习应该做到重点突出。需要强调的是猜题、押题是不可行的,但分析、琢磨、强化、变通重点却是完全必要的。考生除了要留心历年考卷变化的内容外,更要关注不变的内容,因为不变的内容才是精髓,在考试中处于核心、主干地位,应该将其列为复习的重点,强调对主干的考察是保证考试公平的基本措施和手段。同时,还应关注科研、生产、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热点问题,并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分析、归纳,这对提高活学活用知识的能力就大有裨益。
四、查漏补缺,巩固成果
在每一次考试或练习中,学生要及时查找自己哪些地方复习不到位,哪些知识点和方法技能掌握不牢固,做好错题收集与诊断,并及时回归课本,查漏补缺,修正不足之处,在纠正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巩固练习,取得很好的效果。学生制定复习计划不宜贪多求难,面对各种各样的习题和试卷,应该选择那些适合自己水平的习题去做,并逐步提高能力,通过反思达到理清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巩固复习成果的目的。
五、重组专题,归纳提升
第一轮复习重在基础,指导思想是全面、系统、灵活,抓好单元知识,夯实 “三基”。第二轮复习则重在专题归类和数学思想方法训练,把高中的主干内容明朗化、条理化、概念化、规律化,明确数学基本方法。为此,第二轮复习以专题的形式复习,注重知识间的前后联系,深化数学思想,重视能力的提升。
总之,在第二轮复习中,只有理解与领悟知识,重视产生知识过程中形成的方法与思想,才能形成内化能力并灵活运用知识。只有关注知识间的交汇与融合,才能在解题时游刃有余,才能达到高考考查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未来运用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的目的,这也正是高考数学专题复习的主要目标。
专题复习中的综合训练题不是越难越好,越多越好,而是要精选精练,悟出其中的数学本质。专题复习不是简单的回忆,而是知识的串联和数学学科内的综合。专题复习中要注重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 “新”题上锻炼自己的应变能力,不要背题型,套用解题方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当然,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对专题的内容和形式作调整,不要面面俱到,不要照搬照抄过去那一套,更不要用过去的 “题海战”来应对高考,否则会严重偏离高考的方向,最终事与愿违。
来源: 新闻晚报 编辑: shuixiang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