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在线 >  阅读文章
高考改革从思路到方案民意不能缺席
阅读: 823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11/1/11 8:43:48
分享到:
日前,央视新闻联播报道,教育部已确定高考改革方案,并称我国高考改革路线图日渐明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内容是“部分科目实行一年多考”。然而,教育部旋即进行否认,表示目前已进入2011年高考轨道,即便有“高考改革方案”也不可能现在公布。
按照教育部发言人的澄清,所谓“高考改革方案”不过是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近日在《学习时报》上发表的“下一步高考改革的主要思路”,而“思路并不等于方案”。耐人寻味的是,就这样一个“思路”,却让央视也自摆了乌龙,并且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充分说明民意对于高考改革,有着望穿秋水的期待,即便风吹草动也能满城风雨。教育部的澄清就如当头一盆冷水,一下子浇灭了民众之于高考改革的热情。
“思路”当然不能当“方案”公布,教育部的及时澄清无可厚非。毕竟高考改革,是牵涉国民利益和社会公平的一项重大政策,不能仓促行事。然而,值得追问的是,高考改革既然势在必行,也说了这么多年,为什么总是停留在“思路”层面?条件不成熟、方案不完善,能否一直成为高考改革裹脚不前的理由?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改革方案是十全十美的,也没有人会期待一个十全十美的高考改革方案;最重要的是,高考改革从“思路”到“方案”的整个过程中,要有民众的广泛参与和有力推动,以充分尊重民意、听取民意、反映民意、实现民意。
正是从这个角度说,教育部的回应,给人有意无意忽视民意的感觉。因为照此逻辑,高考改革方案在露出“庐山真面目”之前,是“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公众则一直处在“无知之幕”。也就是说,制定高考改革方案是“肉食者谋之”,公众则不用操心。至于现在“八字有没有一撇”,公众不必知道;会在哪一天颁布,公众也不必知道。总之,直到它“生米煮成熟饭”那天,也就什么都知道了。这种公共政策的闭门造车,体现的其实是一种精英治理的思维。在之前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教育部长的一篇“思路”能被当作“方案”报道,媒体和舆论竟然信以为真,也可以视为这种精英治理的逻辑大行其道的表现公众并不怀疑高考改革方案能在某一天突如其来地出台。
近日,中国青年报做的一项调查很能说明问题:96.9%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应征集民意,其中66.5%的人表示“非常有必要”;而只有54.9%的人参与过政府部门的民意征集活动。
显然,正因为高考改革是牵涉国民利益和社会公平的一项重大政策,民众的参与就显得尤其重要。只有从一开始,就能充分尊重民意、听取民意,最终也才能制定出一个充分反映民意、能够实现民意的高考改革方案来。
就目前而言,尽快启动高考改革,让改革方案开门纳谏、充分讨论,可谓最大民意。这一点,事不宜迟,只嫌晚不嫌早。
 
来源: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编辑: kostbar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