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在线 >  阅读文章
熊丙奇:“南方科大”成流行语反衬教改滞后
阅读: 618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11/1/4 11:01:13
分享到:
2010年12月30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北京语言大学等单位在北京语言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联合发布“2010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南方科大”成为教育类十大流行语之一。新年第一天,教育部网站上更刊文称,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等代表发布方对流行语进行了解读。其中针对“南方科大”的解读是:以“南方科大”引领了制度改革的办校模式,其过程充满挑战。
在专家们的解读中,“南方科大”无疑成了教改符号。这对南科大和南科大校长朱清时来说,是一种积极的肯定——朱清时校长在听到这句评语时就说,“挑战”对他来说已经是一个褒义词。他认为这一信息对南科大来说是积极的——但是,回顾“南方科大”在2010年成为“流行语”的过程,却充满了“被”的色彩,如果2011年,“南方科大”依旧是流行语,这恐怕就不是积极,而是无奈,不是教改,而是不教改了。
南科大的筹建,令人瞩目,因为其亮出的旗号是“去行政化,去官化”。可是,南科大的筹建过程,却并不一帆风顺,先是筹建三年方得到筹建允可,接着是获得筹建许可,却没有招生证,再就是朱清时先生实在等不及,宣布“自主招生、自授学位”,这一路走来,每一件事,都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南方科大”不流行都不可能。
客观上说,南方科大的所有改革设想,全部在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中有章可循,而遗憾的是,做有章可循的改革,还是受制于既得利益,这就制造出改革的“看点”。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南科大的改革创新精神,以及朱清时校长的改革勇气,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却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不幸”——改革方案已经确定(也称达成“共识”),但落实和推进却十分不力,存在各种有形无形的阻力。
“媒体十大流行语”的评选是近年来的事儿,如果倒退10年、20年评教育类的十大流行语,我们可能得到的流行语会是素质教育、高考改革、大学生创业、自主招生、校园安全等等。其中,“素质教育 ”可能成为过去20年最流行的教育词汇,这一诞生于1987年的教育概念,提了23年,推行了23年,可现实离其却越来越远;“高考改革”可能成为次流行语,这一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启动的教育改革,至今还处于纠结状态,每年都弄出相关的流行语,在2010年的流行语中,就有高考加分、自主招生等等。
曾经有一位国外名校校长,在参加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时,对于国内媒体的热切采访,感到不理解,因为与中国大学校长频频成为报纸教育头条,甚至整个报纸头条不同,国外名校的日常办学行为,是难以成为新闻的。可我国媒体上,教育领域的事从招生(自主招生、校长实名推荐、联考),到上课(教材问题、课程设置问题、学生逃课问题)、再到管理(导师制、淘汰制、学术管理),无一不是新闻。而且,这些新闻,是这校演罢,另一校接着演。比如,最近媒体热议复旦制订大学宪章,可关注南科大的人士,应该知道,朱清时先生在谈到其当校长的重要职责时,就提到要建立南科大的大学章程,并将这一章程提交深圳人大常委会审议,做到依法治校。
教育改革当然不能一蹴而就,但十年、二十年都无明显进展,这是十分不负责的。这成就了一批教改流行语,却见证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无奈。我国制订的面向2020年的《教育规划纲要》,已经启动全面试点,但愿经历这一轮改革之后,能让现代学校制度、高考改革这些教育议题,不再被热议,新的教育管理制度、学校管理制度、考试制度成为教育常态。这样的教育,才会关注、完善到教育教学的细节,才有可能提高质量。
来源: 东方早报 编辑: kostbar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