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自主招生”在各高校进行改革试点以来,对突破长期大一统的高考模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逐步得到了高校、社会和考生的认可。
与此同时,在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相对紧缺的情况下,一些重点高校在自主招生考试中的政策、措施也引发了争论和质疑,其焦点主要集中在特殊人才界定与公平录取等方面。社会上一方面希望能“不拘一格降人才”,一方面又担心“潜规则”剥夺普通考生的公平录取权。
11月份,又是一年一度的高校自主招生新政策公布之时,本期周刊关注2011年高校自主招生新政策,以期引起关注和讨论。
——编者
每年的11月份,各高校新一年的自主招生新政策集中出台。
今年,北京大学将试行仅一年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推广至全国,清华大学首次推出自主招生试点“双计划”。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在内的一些高校,尽管还没有正式对外公布,但纷纷透露,2011年自主招生政策将有重大突破。
一方面,自2003年以来,自主招生政策在我国已经走过8个年头,涵盖院校也从几所扩大至80所,在探索“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完善“一考定终身”的现行高考招生制度方面,做出了探索和努力。
另一方面,自主招生的政策自诞生之初,便始终伴随争论和质疑前行。 如何破解城乡不公?如何将偏才、怪才真正选拔上来?如何不将制度演变为高校的“掐尖儿”大战?
三问2011年高校自主招生新政,到底有多少惊喜值得期待?
一 问 如何破解城乡不公
事件回放
清华大学2011年首次针对欠发达地区的优秀考生推行自主招生试点“B计划”。在选拔方式上,申请“B计划”的学生按照规定的程序参加清华自主招生的初试和复试,但是专家组将对这些学生初试的成绩要求适当放宽,对于通过“B计划”录取的学生,清华大学除按照学校的规定给予经济资助外,还将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需要,在学业和成长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自主招生对社会来说,易加剧教育和社会不公平。”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叶赋桂、李越、史静寰等几位老师就曾撰文指出,“目前,各自主招生高校规定的自主招生生源地不同,但基本上都限定在教育发达地区,且在各地区中限定在若干所重点中学。至于自主招生考试的内容、考试方法、评价标准更完全偏向大城市、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雄厚家庭出身的学生,对农村、西部、偏远地区的学生、对缺乏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学生极其不公平。”
记者了解到,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实行自主招生政策、2003年回归统一高考制度的俄罗斯,就曾饱受“自主招生加剧城乡不公”的诟病。在20世纪末期,俄罗斯自主招生曾导致生源大量集中在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莫斯科大学是莫斯科人的大学”便是当时公众对高等教育存在城乡不公现象的讽刺。
宁夏南部山区的家长就曾写信向记者反映,“自主招生要求学生到高校参加冬令营或面试等活动, 地处边远地区, 家境贫寒的学生由于路程和费用的限制, 很难进入到大城市参加选拔。经济负担抑制了低收入阶层子女从高等教育获益的可能性。”
值得欣喜的是,清华大学2011年的自主招生政策已经对欠发达地区的优秀考生有所考虑和进行了适当的政策倾斜。北京大学2011年在全国推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北大自主招生专家委员会对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中学和学生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获得推荐资格的中学中,不仅有河北冀州市中学、湖北钟祥市第一中学、湖南湘潭县第一中学、湖南桃源县第一中学、江西丰城中学、云南下关一中、浙江慈溪中学、浙江新昌中学、重庆梁平中学等一批县级及农村中学,也有湖南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学、西藏拉萨中学等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优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