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唤醒思维,激活潜能,上学生“学习好”的课
阅读: 1397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10/11/14 9:52:14
分享到:
世界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中指出“教育即解放,解放人的潜在能力,挖掘人的创造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校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在教育教学的环节中做了一些改变,即陈旭校长提出的“思·疑·释·练”教学模式。
一、理念引领,以生为本
传统课堂存在着结构性弊端,单调性,听——讲;单向性,师——生;单一性,教材;缺乏性,无学习情境变化;滞后性,作业反馈无法及时到位;误差性,教师的讲与学生接受知识存在着误差。传统课堂一味地讲授灌输,一言堂,霸说权日复一日,周复一周,年复一年的雷同着,学生成了局外人,听天书,学生不入门,跟不上班,昏昏欲睡,其根源就是不关注学生的体验、参与、探究、感知、情绪,视学生为容器,严重地被物化了,而不是被人化,简单地说学生学知识遭遇障碍,千山万水,欲达无望更别说造就人格、个性发展了,使课堂低效甚至为负效应了。鉴于此,陈旭校长提出了课堂四要求:1、求学生有准备的课堂;2、求学生人人参与的课;3、求讲练结合的课堂;4、求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四求课堂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快乐学习、人人参与、激活思维、释放潜能、自主学习、个性发展,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由一个人的积极性变为几十个人的积极性。教育不是把已有的知识储蓄到学生的头脑里,而是把学生的创造力诱发出来,学知识是为了长智慧。
二、理念科学,重在参与
传统的课堂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参与,学生是被动者,是观众。举一个例子,观看一场足球赛,学生是观众,教师是队员,精彩处学生叫好,一味地传球,学生可以走神,有的学生看不出传球的目的,看来看去没有了兴趣。如果把每个学生当作队员,亲自参与球赛,他会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思路,自然溶入每个环节之中,相互合作,及时校正,必然会引发出意想不到的潜能。“思·疑·释·练”就是注重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之中,让每个人都展示自己的才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下面我把“思·疑·释·练”教学模式阐述如下。
思”就是思考。由师生共同完成,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思考,每一年级同一科目的老师通过集体备课,设计出高质量的导学案,导学案制定的原则是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渐近化。提前发给学生,做好新知识、新内容的预习,导学案可以由学生个人完成,也可以由学习小组共同完成。老师要在上课时用5至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导学学习的交流,然后由学生提出在完成导学案过程中遇到不能理解的问题。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老师把它写在黑板上,并根据本课堂的知识内容及学生的预习情况还可以补充渐进性的问题,一并写在黑板上,这就是“疑”。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主要由学生来完成,也可以由学习小组共同探讨来完成,学生处理不了的问题由老师引导,启发学生来完成,教师只是引领学生解决问题,最后由师生共同梳理本节课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完成了“释”的环节。最后,由学生完成适当的精选习题,当堂检验教学效果,这就是“练”。同时下发下一节的导学案。以上是对“思·疑·释·练”教学模式的解读,该教学模式,重在学生参与,每个教师的导学案及教案也必须按照该模式设计,作为教学考核中的重要一项。
附件大小:30K 附件下载
来源: 编辑: liuchen65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