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左传》记载:“(鲁)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
书,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雾),为备故也。”材料所述史实
A.标志着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B.表明中国古代统治者把天文与国家社稷联系起来
C.确立了中国古代“天人感应”思想 D.实践了中国古代“制天命而用之”思想
2.“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忽视道德追求功利。”体现了下列哪一
人物的思想
A.泰勒斯 B.普罗塔哥拉 C.卢梭 D.马丁•路德
3.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感叹说:“唐人诗歌,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
即使那些“非外间所应知”的宫闱秘闻,诗人“反复极言”,“上之人亦不以为罪”,“今之诗人”则绝不
敢如此。 这段论述说明了
A.唐朝诗人热衷于描写宫廷秘史 B.唐朝诗歌空前繁荣
C.开明的文化政策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D.诗人受人尊重的原因
4.《海国图志》是中国第一部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社会风俗的著作,但在当时的中国此书的印数
不超过一千,后被列为禁书。但在后来的日本此书被翻印几十万册,成为当时日本学习西方的启
蒙读物。据此,我们在分析此书的历史影响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①分析书籍的内容 ②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
③书籍的印数与读者的数量范围 ④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