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 在西周分封制下,受分封的主体是
A. 同姓亲族 B. 功臣 C. 姻亲 D. 殷商降族
2. “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 ”象宫室屋宇之形,“ ”可能表示
A. 祖先牌位 B. 皇帝宝座 C. 青铜兵器 D. 铁制农具
3. 下列材料中对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结构的生动概括有
①男力稼穑,女勤纺织 ②以机为田,以梭为耒
③日操犁锄,晚动机杼 ④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4. “(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秦朝驰道的修建
A. 加强了对诸侯国的控制 B. 建立起垂直管理体系
C. 有效地扩展了统治疆域 D. 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
5.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中国文明的统一和连续”的是
A. 军事独裁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中央集权制
6.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叙述:“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 所。”这段话反映了司马迁
A. 否定了西汉的“推恩令” B. 肯定了汉初分封同姓诸侯
C. 肯定了西汉的“推恩令” D. 否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