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安徽省某校高三(2)班同学召开学习十八大精神的主题班会活动。同学们通过上网、读报等途径,收集到以下一些信息开展探究,请你参与其中。
信息一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
注:西方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一般为50%~60%,美国为65%,日本是60%,英国高达71%。
信息二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信息一反映了我国收入分配中的什么问题?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实现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收入倍增”目标。
解析:审读图表题目、柱状变化和注释,阐明我国居民收入和GDP增长不同步,并指明“我国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这一本质。调动分配制度、财政作用、科学发展观等知识解答出如何实现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答案:①信息一反映了1985~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均呈下降趋势,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均偏低,说明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
②第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是实现“收入倍增”的根本措施。第二,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收入倍增”提供制度保障。第三,深化分配体制改革,确保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第四,调节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例,大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第五,充分发挥财政在保障人民生活方面的作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答出其中3点即可。若从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角度回答亦可)
2.党的十八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要求。某校高三(2)班学生在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时,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经济目标进行学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