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一 城镇化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是我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图 1978~2011年浙江省城镇化率(单位:%)
注:城镇化率=城镇人口/总人口(按常住人口计算)。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是51.27%,发达国家城镇化率一般是80%。
表 1978~2011年浙江省城乡居民
人均收入和消费性支出情况(单位:元)
年份
|
城镇居民
人均可支
配收入
|
农村居
民人均
纯收入
|
城镇居民
人均消费
性支出
|
农村居民
人均消费
性支出
|
1978
|
332
|
165
|
301
|
157
|
1985
|
904
|
549
|
795
|
474
|
1995
|
6 221
|
2 966
|
5 263
|
2 378
|
2005
|
16 294
|
6 660
|
12 254
|
5 215
|
2011
|
30 971
|
13 071
|
20 437
|
9 644
|
材料二 浙江省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加大交通、水电、通信等设施的建设,促进工业和建筑业的发展。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农民工在中心镇自主创业;完善社会保障机制,重点搞好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努力培育现代服务业,拓展居民在餐饮娱乐、智能家电、婴童产品和观光旅游等方面的消费,促使农民由单一的农产品生产者转变为农产品、工业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思想政治的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消费和科学发展观的有关知识。分析浙江省推进 城镇化对扩大内需的积极作用。
解析:以城镇化发展为背景,考查调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解答,要审读图表的题目、曲线走势和数字变化、注释,分别 概括出经济信息。第(2)问,从消费和科学发展观角度切入,分析城镇化建设对扩大内需的积极作用,依据材料中“设施建设、拓宽就业、培育现代服务业”等信息,调动影响消费的因素、生产和消费的关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等知识进行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