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福建卷)“贾人(商人)夏则资(购买)皮,冬则资 (夏天用的细麻布),旱则资舟,水则资车”。这告诉我们( )
A.经营谋略在经济活动中起决定作用
B.商人利用求异心理进行经营,不值得提倡
C.商人可综合利用影响价格的因素以获得更多利润
D.该经济活动违背了价值规律,是暂时的经济行为
解析:季节、时令等自然因素影响商品的供求关系,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材料中的商人充分利用了这一关系获取了更多的利润,C项正确。商人的上述经济活动遵循了价值规 律的要求,D项理解错误;A项观点中“决定作用”的提法错误,B项观点中“求异心理”材料中没有体现,均排除。
答案:C
乡人种菜为业。每日晨起,担菜两筐,入城中,沿街唤卖。人以其索价不二,菜又肥美,故争买之。纵得钱,易布与米,一家衣食,得以无缺。
2.“乡人得钱,易布与米,一家衣食,得以无缺。”在这里,“钱”起到的作用是( )
A.偿还债务 B.衡量价值
C.创造财富 D.方便流通
解析:乡人得钱易布与米,体现了货币流通手 段职能,故选D项。乡人得钱,主要是购买商品,满足家庭需要,故不选B项。A、C两项与题意没有关系,舍去。
答案:D
3.《诗经·卫风·氓》中有“抱布贸丝”的说法。对这种贸易方式认识正确的有( )
①这是一种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 ②这是商品流通的一种具体方式 ③在这种交换方式中不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④在这种方式上不会出现通货膨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商品交换的有关知识。“抱布贸丝”即“用布换丝”,属于物质交换,①正确。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②错误。等价交换是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物物交换是商品交换的一种形式,也应遵循等价交换原则,③错误。通货膨胀是发行和使用纸币过程中产生的经济现象,而物物交换没有使用货币,不会出现通货膨胀现象,④正确。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