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国2013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假如2014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 0%,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2013年应该发行的纸币量为( )
A.1.8万亿元 B.2万亿元
C.2.2万亿元 D.2.4万亿元
解析:本题考查对货币流通规律的理解与应用。由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6万亿元,计算出货币流通速度为8次,再计算出其他条件不变时,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16×(1+10%)÷8=2.2万亿元。故应选C项。
答案:C
2.假定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待售商品数量增加10%,价格水平下跌4%,货币平均流通次数由5次减为4次。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若该国要保持币值稳定,流通中的货币量应( )
A.增加32% B.增加26.4%
C.增加40.8% D.减少6%
解析:流通中的货币量=待售商品的数量×单价÷货币流通次数。假设原来有的 商品数量为A,单价为B,货币量为W,那么W=(A×B)÷5。假设现在的货币量为X,那么X=÷4。两式相比,可知X=1.32W,由此可知答案为A。
答案:A
3.某国某一时期,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15万亿元,这一时期货币流通速度为2次。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量需增加10%。而这一时期进入流通领域的货币量为9.9万亿元。这时的通货膨胀率为______。原来标价为25元的B商品,现在价格是______( )
A.32% 33元 B.20% 30元
C.24% 31元 D.11% 27.5元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明确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以前需要的货币量为15÷2=7.5万亿元,现在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量增加10%,意味着现在市场需要的货币量为7.5×(1+10%)=8.25万亿元。现如今发行了9.9万亿元,此时通胀率为(9.9-8.25)÷8.25=20%。此时,原先25元的商品售价为25×(1+20%)=30元。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