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地理试题
高中地理编辑
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3.1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时训练(含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地理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571 K
    上传用户lcr1215
  • 更新时间2015/7/23 10:36:23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7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课时训练27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

1.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机制是(  )

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

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

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

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植被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一般情况下,植被条件越好,地表受侵蚀作用影响越小,沉积作用越强,故植被可以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

荒漠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植被景观,荒漠化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以外力为主要依据,可以将荒漠化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渍化等类型。据此完成23题。

2.下列荒漠的分布与其主要成因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