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1.(2015·广东广州二模·16)1912年《申报》刊文描写当时的公务员:头戴外国帽,脚踏软皮鞋,吃西菜,住洋房,点电灯,卧铜床,以至台灯、面盒、手巾、痰盂、便桶,无一非外国货,处处仿效外国人。这反映了( )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民族工业日渐萎缩
C.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D.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考点】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化——崇洋现象
【解析】社会经济结构一般指经济基础,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分配关系三个方面,材料所述显然不符合社会经济结构基本内涵,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述及民族工业发展信息,而且按照材料时间,当时进入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故B项错误;材料只描述了上海一地的公务员这一类人的生活状态,不能以偏概全地认为“民众生活水平提高”,故C项错误;据材料描述,当时上海存在着“无一非外国货,处处仿效外国人”这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和文化现象,故D项正确。
【答案】D
2.(2015·广东湛江一模·16)观察孙中山与宋庆龄的穿着,从中可以推断出民国时期着装的特征是( )
A.呆板保守,讲究等级 B.新旧并存,中西合璧
C.追新慕异,抛弃传统 D.强调斗争,突出革命
【考点】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化——服饰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