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
1.(2015·广东惠州二模·12)六虱指的是危害国家的六事。《商君书·靳令》指出,礼乐、诗书、修善孝弟、诚信贞廉、仁义、非兵羞战为“六虱”。这反映了秦国当时( )
A.儒家思想没有市场 B.法家思想倍受冷落
C.道家思想成为主流 D.墨家思想渐趋没落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商鞅变法
【解析】“礼乐、诗书、修善孝弟、诚信贞廉、仁义、非兵羞战”都是儒家思想的主张,在商鞅变法中被称为“六虱”,可以判断出儒家
思想在当时不受欢迎,故A项正确;商鞅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在秦国推行变法,推崇法家思想,故B项错误;道家思想并没有成为主流,故C项错误;“非兵羞战”和墨家思想的“非攻”相似,但不能因为这点就片面的认为墨家思想渐趋没落,故D项错误。
【答案】A
2.(2015·广东湛江二模·38)(26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吕氏春秋·审分》
(1)材料一反映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针对这种变化,法家的应对措施有哪些?(4分)
【考点】(1)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商鞅变法
(2)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调节农业
(3)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