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市七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35×2=70分)
1.下列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三个有利于”标准中,生产力标准是最核心的标准 ②“三个有利于”标准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 ③“三个有利于”中,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最高的标准④“三个有利于”中,综合国力的提高表现为社会的全面发展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朱熹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点有
①认为伦理道德即是“天理” ②倡导用道德标准支配人的行为
③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 ④都坚持“性善论”和儒家“仁”的思想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3.1969年,瑞典学院常任理事罗金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上说, “如果将敏锐的想象力和逻辑掺拌到荒谬的程度,结果将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诡谲”。符合这一说法的文学作品是
A.《约翰•克里斯朵夫》 B.《大卫•科波菲尔》
C.《等待戈多》 D.《老人与海》
4.2014年9月,以“世界的相遇,和平之波”为主题的世界和平峰会在韩国首尔举行。下列思想家的主张,与这一精神最接近的是
A.孟子 B.庄子 C.墨子 D.韩非子
5.下面人物中,不是“文学三杰”的是
A.但丁 B.彼特拉克 C.米开朗琪罗 D.薄伽丘
6.三民主义实践的表现有
①武昌起义成功 ②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④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7.唐诗“慢束罗裙半露胸”、“绮罗纤缕见肌肤”,描写了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