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 《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所述现象,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A.中央集权 B.官僚政治
C.家国一体 D.君主专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由材料“(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反映的是分封制。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体现的是“国”,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与纽带,体现的是家族血缘关系,因此该现象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把分封的诸侯国和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制密切联系在一起,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故选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
2.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D.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