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选择题,52分)
一、单项选择题(26小题,共52分)
1.清人陶煦在《租核·推原》中写道:“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导致陶煦形成这一观念的主要根源应该是
A.重农抑商政策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C.商品经济的繁荣 D.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设问中的“主要根源”。材料信息体现的是“上自绅富 ,下至委巷工贾胥吏”“莫不志在良田”,这种思想产生的根源是古代中国自然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重农抑商政策”不是根源,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缓慢的 原因
2.到2015年5月12日是四川汶川大地震7周年纪念日,在四川地震中有一处修建于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没有受到严重损害,这一著名的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 B.大运河 C.都江堰 D.井渠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