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 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2.“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天仙配》的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 )
1自给自足 2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3注重生产工具的革新 4以小农个体经营为主
A.123 B.124 C.134 D.234
3.“……它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成为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这段文字介绍的是()
A.四川都江堰 B.扬州古运河 C.关中郑国渠 D.河北赵州桥
4.我国“四大名锦”中的蜀锦历史最为悠久,古人形容蜀锦“其价如金”。但蜀锦制作的某些工艺在古代就已失传。造成这些工艺失传的主要原因应是()
A.利润小,学习这些工艺的人少 B.原材料供应出现匮乏的局面
C.工艺难度大,学艺周期长 D.官营手工业的不利影响
5.中国人掌握下列金属冶炼技术的先后顺序是( )
1冶铁 2青铜冶炼 炼钢
A.123 B.132 C.213 D.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