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年级政治(文科)段考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本卷共22小题,共44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英国管理学家霍金森说:“倘若哲学家不能成为管理者,那么管理者就应成为哲学家。”这一观点强调
A.管理科学随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B.管理科学对哲学的基础作用
C.哲学可以为管理提供巧妙方法 D.哲学对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
2.孔子提出“畏天命”的观点,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下列与这句话所蕴涵的根本观点不一致的是
A.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B.物是观念的集合
C.存在即被感知 D.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3.没有物就没有影,思想和事实的关系就是影与物的关系。这种观点
A.是形而已学的不可知论 B.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观点
C.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正确概括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根本原因在于
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B.坚持科学的实践观,其全部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并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C.批判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的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D.以改造世界为目的,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
5. 哲学课上,李华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王明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两位同学为此争得面红耳赤,哲学老师认为,他们的说法并不矛盾,因为他们所说的“物质”和“事物”是
A.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B.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C. 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D.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6.“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瞬间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始终处于不间断的变化之中”。这句话表明
A.事物的变化是捉摸不定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