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年级政治(理科)段考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 生活中,哲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下列关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哲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B.哲学是十分高深的,与生活无关
C.哲学决定生活 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2.心态决定状态。心胸决定格局,眼界决定境界。这是因为( )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和方法论随时可以相互转化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具有相对独立性
3.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 )
A.人与人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4.从哲学基本派别的角度对下列观点进行分类,正确的是( )
①万物皆备于我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
③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④要命令自然就得服从自然.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2013年7月8日,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因犯受贿罪、滥用职权罪,一审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并被没收全部财产。刘志军是一个很迷信的人,为求“平安”,他长期在家烧香拜佛,还在办公室里布置了“靠山石”。从本质上看,他的做法属于( )
A.主观唯心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主要是( )
A.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C.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D.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7.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 ( )
①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的和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