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孝悌从孔子起一直被名儒大德列为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孝悌作为伦理规范广泛流传,主要源于古代中国
A.“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文化抱负 B.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宗法关系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观念 D.儒家“性本善”的伦理观念
2.《荀子》:“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由此可见,荀子主张
A.施行仁政 B.礼法并施 C.君民共治 D.民贵君轻
3.明代一些名门望族的家训中有以下内容:“男子要以治生为急,农工商贾之间务执一业”“民家常业,不出农商”。这主要反映了明代
A.宗法制度依然存在 B.小农经济逐步瓦解
C.轻商观念已有变化 D.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4.“孔子不言神怪,是近乎科学的;孔子的礼教,是反民主的。人们把不言神怪的孔子打入冷宫,把建立孔教的孔子尊为万世师表。” 陈独秀的上述言论旨在
A.强调民主与科学极大地推动社会进步
B.全面肯定孔子非宗教迷信的科学态度
C.说明应该客观公正看待孔子及其思想
D.谴责孔子的礼教是反民主的伦理纲常
5. “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