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孔子教育思想中客观上与其维护原有统治秩序的政治主张相矛盾的是( )
A.知之为知之 B.有教无类 C.学而不思则罔 D.因材施教
2. 战国时期,主张不论“王公大人”还是普通“万民”,都不分轻重厚薄,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地位的思想家是( )
A.墨子 B.荀子 C.韩非 D.孙膑
3. 明太祖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判断下列《孟子》一书中的哪一句话最可能触恼了明太祖( )
A.“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B.“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
C.“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
D.“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
4. 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之所以赞扬古代一位思想家“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这位思想家是( )
A.李耳 B.朱熹 C.孟轲 D.荀况
5.汉代从“无为”到“有为”思想的转变,从本质上看( )
A.统治者思想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B.道家思想中的“无为”和“有为”成分有利于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
C.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D.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思想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