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政治试题
高中政治编辑
2016届高考政治大一轮总复习(人教版,文科)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二轮复习
  • 教材版本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政治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2136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4/23 14:51:24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6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考点展示] 1.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常考点)。2.效率与公平常考点: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核心考点一 我国的分配制度
1.客观必然性
2.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劳分配
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原因: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意义: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同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2)按生产要素分配
形式: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意义: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提醒 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区别。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存在于私营和外资经济中,是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
3.正确认识各种收入
(1)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劳而获的剥削收入和资金收入而言的。形式多样,如按劳分配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工资收入等。
(2)非劳动收入:按资本分配的收入,如利息、股息;风险收入,如红利。
(3)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都受到国家保护。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