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中国近现代的思想史
一、选择题
1.(2015届四川双流县棠湖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以下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关节点B.折射出全体国人均要求改革的社会思潮
C.救国是当时多个新兴力量的共识 D.反映了中国追求近代化途径的多样性
2.(2015届湖南株洲市高三质量统测01历史试卷)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指出:“男女皆平等独立,婚姻之事不复名为夫妇,只许订岁月交好之和约而已,行之六十年,则全世界之人类皆无家矣。……全世界之人既无家,则去国而至大同易易矣。”在这里,康有为所要表达的思想主张是
A.消灭家庭私有制实现人人平等
B.和约婚姻是实现人类平等的基础
C.婚姻与家庭革命是实现人类大同的重要途径
D.男女独立式的婚姻制度将导致全世界的人无家可归
3.(2015届河南郑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历史试卷)19世纪中后期某新式学校开设有英语、法语、基础数学、解析几何、微积分、物理、地理、机械学、船体制造、蒸汽机制造、驾驶、轮机、测绘等课程。下列思想与该校课程理念相吻合的是
A.“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
B.“欲自强,必须裕饷,欲裕饷莫如振兴商务”
C.“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4.(2015届浙江杭州地区七校高三上期期末模拟联考历史试卷)据统计:中国1810—1867年间,由基督教传教士翻译的795部译著中,宗教类占86%、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类仅占6%。l850—1899年之间的567种译著中,应用科学占40%、自然科学占30%、历史、地理占l0%、社会科学占8%,宗教、哲学、文学和艺术占3.5%。英美国家著作是主要来源,占全部译著的85%,l902年至l904年,译著中来自日本的占全部573篇著作的62.2%。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鸦片战争前西学东渐风气已经出现 ②洋务运动期间开始接触西方科学
③甲午战争后国人更为关注曰本社会 ④民主共和思想在知识阶层广泛传播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