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第Ⅰ卷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尤其有四体也。”此段属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言论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答案】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孟子
2.以下是某一时期的文人分布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A.秦汉 B.魏晋
C.隋唐 D.两宋
【答案】D
【解析】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古代商业的发展·影响
3.有学者在研究元朝历史时,引用了下面材料: “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该学者引用这些材料主要是为了说明
A.元朝推行民族融合政策 B.边疆地区经济得到发展
C.元朝进行政治制度创新 D.元朝加强对边疆的管辖
【答案】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元朝中央集权的加强·边疆管理
4.下列图片中的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主要目的是满足市场需要的是
A.宋代官窑 B.家庭手工业 C.明朝机房 D.江南制造总局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宋代官窑属于官营手工业,产品主要供皇室和贵族消费,排除A。 家庭手工业主要满足家庭消费,排除B。明朝机房属于民营手工业,产品主要面向市场,因此选择C。江南制造总局属于军工企业,主要供应政府、军队,排除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特点·古代手工业·民间手工业
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从秦朝到清朝不 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①秦朝在全国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②汉初吸取秦亡教训,推行郡国并行制
③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清初“军国政事” ④清初,雍正帝命令地方大员密折秦事
A.①④ B. 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