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洛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文综
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国语•鲁语上》说:“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怠。”这表明( )
A.诸侯五年朝觐周王四 次 B.诸侯应向周王申报财产
C.分封制具有制度性保障 D.分封制以礼乐制为基础
25.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以下最符合该学者观点的是( )
A.风俗画和 文人画 B.话本和小说 C.汉赋和唐诗 D.元曲和傩戏
26.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这种 “自治社会”形成的根源是( )
A.地方制度的不完善 B.宗法制的深远影响
C.小农经济的分散性 D.中央集权的削弱
27.“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人之阴气起,而天之阴气亦宜应之而起。其道一也”。这一学说是( )
A.阴阳五行学说 B.大一统学说 C.仁政学说 D.天人感应学说
28.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运作过程中,“从决策机制看,很多皇帝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这表明( )
A.官僚制度对皇权有制约作用 B.“君主专制”也体现民主性
C.皇帝制度经常遭到权臣的控制 D.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