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组 第Ⅰ卷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国语• 晋语》曰:“同姓高考资源网则同德,同德则同心。”这两段材料说明统治者都重视
A. 道德规范 B. 宗法关系 C. 战争祭祀 D. 儒学思想
2. 桓宽在《盐铁论》中这样描述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后的情况:“今 县官作铁器多苦恶,用费不省,卒徒 烦而力作不尽。……盐铁贾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耨,土耰啖食。铁官卖器不售,或颇赋与民;卒徒作不中呈,时命助之,发征无限,更徭以均剧,故百姓疾苦之。”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 本质上反映了汉武帝实行重农抑商的后果。
B. 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的目的于巩固其统治的经济基础。
C. 盐铁官营加重了民众的负担,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D. 盐铁官营给地方官剥削民众的机会。
3.“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下列各家思想最能体现这种意识的是
A. 法家 B. 道家 C. 儒家 D. 墨家
4. 一篇历史论文中指出:北洋舰队是洋务派标榜“御侮”、“自强”的样板,苦心经营凡二十年,耗银3000余万两,北洋海防经费支出总额,相当于同期江南制造局以及福建船政局从创办到中法战争爆发17年总支出之和……这种情况对于一个近于崩溃的封建国家是更不胜负担。这段材料
A.反映了清朝政府重视海防 B.正确指出了北洋舰队灭亡主因
C.揭露清朝政府统治腐朽的根源 D.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的必然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