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龟策列传》载:“太史公曰: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唐虞以上,不可记已。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这反映出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没有形成权力高度集中 B.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
C.神权与王权结合 D.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2.历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曾提出“历史三峡论”,将中国历史的社会 政治形态发展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大阶段。从封建到帝制的第一次转型是指( )
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C.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 D.君主立宪制取代封建君主专制
3.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政治体制显著不同,但在政治理念方面却有相同之处。相同之处体现在( )
A.“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 B.“天下一家”“大一统”
C.“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D.“天人合一”“敬德保 民”
4.从秦朝到辛 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君主专制制度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对我国古代社会产生的主要的消极影响是( )
A.皇帝个人独断的随意的决策容易出现失误
B.助长唯上是从的因循守旧之风
C.极力扶助小农经济的顽强发展
D.造成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5.某朝廷讨论调兵平叛时,一位官员说:“这些地方军队平时自行抽税养兵,当命令其出兵时,却又向 朝廷要粮要饷,讨伐时还常借故迟缓不前,甚至和叛贼勾结。所以动员这些军队必须审慎,否则只是多耗钱财而少功效。”该官员最可能是( )
A.汉代周亚夫 B.唐朝李德裕 C.宋朝王安石 D.清朝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