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四年经典推荐】2015届高考历史专项精析精炼:2011考点5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和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试题汇编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541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4/3 14:58:10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2011·新课标全国文综·T30)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
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关注“公车上书”与五四运动分别发生的时代背景、领导力量以及斗争方式等。
【精讲精析】选A。“公车上书”是1895年康有为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反对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标志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B项是次要原因;C项不是原因;D项是外因不是主要原因。故选A项。
2.(2011·上海单科·24)①90年前的 7月23,②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一天。③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④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思路点拨】本题属于历史常识题,关键在于理解何为历史评价,从中考查学生对历史基本概念的掌握和理解。
【精讲精析】选B。历史评价通常指人们对历史人物、事件等一切历史现象从价值角度所作的认识。材料的核心说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有关历史,①③属于历史阐释,②④分别是对时间和会议作出的评价。
3.(2011·广东文综·T17)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导致表1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